第012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1日 ] -- 文娱 -- 版次:[ 012 ]
捏番茄打玻璃 法国诗人的“另类朗诵”
2010-04-11

  一边大声地朗读诗歌,一边将漂亮的番茄先放在胸前的口袋,然后再一一拿出来捏出汁水,滴在附有诗句的纸上,其间还穿插着击打玻璃、用海绵吸水等环节。昨天下午3点30分,《中法文化之春——诗人的春天在中国》现场诗歌朗诵及行为表演在成都浣花溪公园举行。以四川诗人何小竹为代表的三十余位中国诗人和法国诗人进行了现场交流,法国艺术家塞尔日·佩和诗歌民俗艺术家基娅拉·穆拉斯合作表演的《向易经65卦致敬》,用前卫的诗歌朗诵形式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作为新一代的行吟诗人,塞尔日·佩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诠释着法国当代诗歌。1950年出生于图卢兹的他,是情景创造专家,喜欢在木棍上写下诗歌,然后以此划分音律和进行行为表演。昨天下午4点,塞尔日·佩和同伴基娅拉·穆拉斯同时展开行动。昏红的番茄汁滴在雪白的诗歌单上,犹如一种刺激的迎合。待到将番茄全部碎裂踩压后,他开始用铁锤敲击事先在地上准备好的玻璃块。哗哗,14块玻璃在两分钟后全部变成碎渣。“吸水越多,海绵越重……”突然中国诗人何小竹开始在旁朗诵起诗歌《海绵》。塞尔日·佩便停止了法文朗诵,开始拿起海绵向红色的水桶吸水。一会蹲下,一会起身,反复地制造着水声。“塞尔日·佩对这样的朗诵形式也不想多表达什么,希望不同的演绎方式能触发人们不同的体验吧。”何小竹表示中国和法国有很多的诗歌大师,风格不同,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体会则是一样的。  记者陈颖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