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版:成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0日 ] -- 成都 -- 版次:[ 019 ]
自创谱例为人修家谱 忙得自家的都没修完
2010-04-10
阎晋修检查别人送来的家谱手稿

  去年一年,阎晋修就修了10多套,每套价格从几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

  阎晋修的妹妹说,她这个哥哥痴迷修谱,所有工作都要亲力亲为,每晚都是9点过才下班,经常忙得吃不上饭。

  直到中午1点半,65岁的阎晋修才吃上午饭。就在办公桌边,匆忙地吃了几口。

  此前,他一直忙于接待从犀浦赶来的张丽女士。奉远在甘肃的父亲之命,张丽专门跑到阎晋修衣冠庙的店里来修家谱。

  张丽拿来的那一本《张氏家谱》,有点皱,上面的字密密麻麻的。

  阎晋修接下这单生意,要将这本《张氏家谱》按自创的家谱体例重新排列,并进行印刷装订。

  阎晋修说,发明谱例,替人修家谱,不仅是利用商机,也因为对这一行的热爱。

  为修自家家谱发明新家谱谱例

  对修家谱感兴趣,阎晋修说,多半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当年,阎晋修家的家谱毁之一炬。父亲为不让家谱断了,就跟阎晋修一遍一遍地讲述,久而久之,阎晋修便将家谱记在心里了。

  阎晋修试着将家谱写下来,但他发现在白纸上写很麻烦,难成条理。

  阎晋修是大专文化,自认有点功底,就想修家谱这个事肯定很多人都做不顺溜,不如自己发明一种谱例,进行推广。

  当时,阎晋修在省机械工业厅工作,整天与各种表格打交道,本来就有这方面的基础。

  上世纪70年代起,他开始一点点琢磨创造新的家谱谱例。

  1993年,他成立公司,印刷出版自创的家谱体例,并将谱例申请专利,但当时的生意并不景气。

  每年修10多套自家的还没修完

  此后,阎晋修一边卖自创的格式化家谱谱例,一边代修代印代订家谱。

  他的第一单修谱生意,是在2006年。完成这个任务,耗时一个月左右,收费6000元。

  随后,来自全国各地修谱的订单慢慢多起来。

  去年一年,阎晋修就修了10多套,每套价格从几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

  阎晋修的妹妹说,她这个哥

  哥痴迷修谱,所有工作都要亲力亲为,每晚都是9点过才下班,经常忙得吃不上饭。

  遇到家境困难的,阎晋修就会只收一点成本费。他还曾为双百老人免费修谱。

  去年初,大邑70多岁的艾婆婆找到阎晋修,她要为已故的丈夫修家谱,说这是他的遗愿。

  老人带来的很多手稿难以辨认,阎晋修经过与她多次面谈,一点点将家谱修好。

  由于被艾婆婆的行为感动,最终,阎晋修每本只收了100多元的成本费。

  现在已给多少人修过家谱,阎晋修也记不清了。

  每份修好的家谱,店里都有备份,堆得满满的。看着那些,阎晋修就充满了成就感。

  前两天,阎晋修回了一趟山西老家,拿回一部分自家家谱的手稿。“忙着给别人修,自己家的还没修完,支脉较多,工程量很大。”

  记者刘春梅摄影报道报料人:杨先生线索奖:50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