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成都3名双下肢残疾人取得驾照。
在全国开创先河的同时,也给成都交通管理带来新课题——残疾人专用车位究竟如何设置?
昨天,成都交警四分局尝试设置了一个残疾人专用车位,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等了一上午残疾人专用车位没车停
成都市区的西青路有一处占道停车场,交警四分局在这里设了成都首个“残疾人机动车专用停车位”,并专门制作了提示牌。
昨天上午11点,这块提示牌被放在人行道上,但没有派上用场。
另有两个贴着“残疾人专用车位”提示的锥形筒,摆放在车位旁,32个泊位里停着一排普通社会车辆,没有一个空车位。
守车员吴女士沿着停车场走来走去,“没有残疾人车辆来停。”吴女士说,“(车位)不可能专门给他们(残疾人机动车)留着,这么多车都找不到地方停。”
直到记者离开时,都没看到有残疾人机动车来停放。
市民有点懵啥叫残疾人专用车位?
市民张先生的车刚好停在“残疾人专用车位”提示牌的旁边。见到记者采访,张先生赶紧解释:“我不是残疾人。”
张先生并不理解“残疾人机动车”是怎么回事,他说:“残疾人车那么小,随便找个地方也能停下嘛,何必还要专用车位。”
不少市民和他一样,把“残疾人机动车”当作了“老年三轮”。
记者在现场先后采访了4位泊车
的司机。他们的反应和张先生一样,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残疾人机动车以及残疾人专用车位究竟是啥意思。
杨女士说:“咋个专用法呢?能不能允许健全人的车辆停放?”
市民建议:残疾人专用改为免费
张先生说:“既然残疾人所驾驶的车辆大小、重量、动力以及在路上行驶的速度都和普通人驾驶的车辆一致,那停放也不需要特别的地方。没必要专门画车位出来供残疾人专用。现在成都车位本来就紧张,而有驾车、停车需求的残疾人毕竟是极少数,专门画一个车位出来,岂不是浪费资源?”
“指定了专用车位后,反而不便于残疾人停车。是不是残疾人车就只能停在残疾人专用车位?如果专用车位与他的目的地较远,或者他的目的地周边没有专用车位,那他应该停在哪里?”
张先生建议,残疾人车辆应停放到社会车辆车位,但可优先停放,而且可对残疾人车辆免费停放。
“这也不能造假,驾照、行驶证上都能识别,守车员打开车门一看就能确定驾驶员究竟是不是残疾人。”
交管局:车位咋设还不确定
按公安部的解释——路内停车泊位应考虑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其数量应不少于停车泊位总数的2%。
但公安部尚未明确规定专用泊位究竟如何设置。因此,国内城市作出了不同的理解。
今年3月1日,深圳设立了国内首个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深圳的专用车位上画有一个很大的残疾人标志,并规定其他社会车辆不能占用。
违反这一规定的司机将被处以500元罚款,同时停车场管理单位也会收到500元罚款。对这个规定,有市民觉得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尊重,但也有造成资源浪费的嫌疑。
成都交警四分局尝试设置了可变式专用车位——不把一个泊车位固化,而是准备专门的泊车位提示标志。当守车员发现有残疾人汽车来停放时,可在占道停车场前后的位置设置一个泊位。
这样一来,可轻松停放,也方便随时收取。记者注意到,这种方式不会影响其他社会车辆的停放。
但如何更方便残疾人识别车位?以后会不会所有停车场点都会设这样的可变式车位?如何能保障残疾人车辆随时都有车位停放?残疾人车辆是不是只能停放到专用车位内?
成都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还没有制定出具体细则。
□新闻链接
最近几年来,公安交警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办理车驾业务的便民举措:
2005年,车辆管理所业务大厅设立无障碍窗口和通道,实行优先办理,方便残疾人办理车辆和驾驶证业务;
2008年,《肢体残疾人驾驶汽车操纵辅助装置》开始实施;
2009年底,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制定,规定路内停车泊位应考虑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其数量应不少于停车泊位总数的2%。记者李东阳摄影雷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