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亩土地,有大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这么大的土地成为小学生的农场无疑是“奢侈”的。 昨日,成都清江学校举行劳动实验基地开垦仪式,1100多名学生拥有了成都校园内“史上最大一块农场”。 网络没有的快乐现实中找到 清江学校五年级学生郭思雨很喜欢玩QQ农场,他每天回家都要在网络农场上种菜,还喂了条狗,经常给狗喂狗粮。 现在,有了现实版的农场,郭思雨有了更多乐趣。 昨日,他和同学用锄头挖土,播下玉米、向日葵,并盖上土、浇上水。 其他年级的孩子们则播下了凤仙花、半枝莲、桑树、油麻藤等各种植物种子,让郭思雨有了竞争的“压力”。他决定每个周五都到农场来锄草、浇水。 两亩农场一眼望过去,空空荡荡的。但在郭思雨眼里都不是问题,他预计很快就会葱绿一片。 作为劳动实验课学农作知识 耕过的新土地被划成一块块,散发出泥土的芬芳。 清江学校余元戎老师说,两亩的农场被10多个班分下来,每个班的农场有近50个平方米,足够同学们在这里耕田劳作。 学校还聘请了农业专家、社区有经验的老农和擅长种植的家长,作为劳动实验基地的校外辅导员,每周到学校农场来给同学们传经。 被“瓜分”后的农场里剩了一块最大的土地,余老师说,就留下来作为公共科研田,让同学们搞一些有趣的实验。 学生在学习种田技术、农作物生长过程、农业种植的知识后,还可增加一些科研兴趣。 余元戎老师对同学们“偷菜”的想法并不赞成:“孩子们的调皮可以理解,但老师们还是要引导同学们减少这种行为,我们这个农场不是网络落地版的农场。” 记者余媛媛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