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8日 ] -- 要闻 -- 版次:[ 016 ]
“女教师做礼仪小姐”我看行
2010-04-08

  □林小明(成都编辑)

  日前,网上出现一篇热帖,称河北魏县为举办该县第十届梨花节,从全县教育战线选拔160名年轻教师作为礼仪、导游。这事遭到不少网友非议,说教师“被不务正业”。(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1版)

  该县梨花节办公室回应称: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当事老师也大多表示理解,是自愿的,之所以这么做是考虑到年轻教师形象好、素质高、责任心强,而梨花节是展示魏县形象的一次机会。

  倘若诚如该县回应所称,那么这件看上去很美的事情,确无不妥之处,因此单就女教师做礼仪小姐这事而言,我看行。

  我想,网友之所以对该事有所非议,无非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认为女教师和礼仪小姐是两个格格不入的身份,似乎女教师当礼仪小姐是自降身份,是对女教师教书

  育人的身份有所轻慢。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每个人都可以从事不同职业,而在现阶段,各种职业既是谋生手段,也是服务社会的需要。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

  女教师当礼仪小姐,只要没有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没有损害女教师自身的利益,那么无论从社会效益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来说,都有所裨益。人既是单个的自然人,也是集体概念上的社会人,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背景下,都充当和变换着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在父母面前,你是子女;在子女面前,你是父母。因此,谁能说女教师就只能被圈定于教师这一种职业身份,怎么就不能成为礼仪小姐呢?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倘若这些被选拔出来的女教师,在从参加礼仪小姐的培训中,真正能学到一

  些有用的礼仪知识,再在将来的教学中学以致用,让更多孩子明白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基本常识,倒也不失为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个人认为,选拔女教师参加礼仪小姐培训,其成效应当从长远影响来判断,而不能动辄就贴上“花瓶”的标签。这样的举动还可认为是有效的资源整合,从对孩子的长远影响来看,参加培训的女教师不是多了,反倒是少了。

  至于有人认为,将县里的接待任务交办给女教师将会影响学校的日常教学,无形中会增加这些教师的压力。这种观点可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校教学的压力更多的来自于应试教育的不合理评判标准,追求升学率的线形标准不改变,即使女教师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其压力仍旧无法释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