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版: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8日 ] -- 中国 -- 版次:[ 013 ]
“我国建筑寿命30年”或被误读
2010-04-08

  我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日前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的一句话被媒体报道后,引起民众心生不安、网友口诛笔伐。但业内人士仔细分析仇保兴原话内容可能被媒体误读,“仇部长的意思是批评规划建设没有远见,好多建筑没到使用年限就拆除了。不是说建筑质量。”

  不是说建筑质量

  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认为,按照国家设计规范规定,普通建筑安全使用期至少是50年,但目前国家对建筑质量的标准还没出台,在没有参考值的前提下,提出“中国建筑寿命只有30年”不大准确。“只要开发商后期管理得当,房子用足50年的可能性非常大!”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宋春华表示,现在大量建筑被拆除的原因很多,规划变动、利益驱动、政绩冲动等。按规定,普通建筑

  安全使用期至少50年,“这50年不是说像食品使用期三天以后不能用了,而是说到了50年如果有很好的维修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现在大量拆除的是二三十年寿命的住宅。”宋春华认为,拆了以后还要投入,所以短命的住宅确实应该反思,必须改变。

  “抽筋”现象存在

  一位房地产企业老总告诉记者,施工质量低、材料质量差的现象在业内时有发生。一些开发企业包庇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确会造成建筑使用年限大幅缩短。监管力度不够也是造成建筑“短命”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造项目的过程中采取“抽筋”的方式来减少建筑成本,已是业内半公开的秘密。要避免这种情况,应在关键部分严格监理;如果发现违规行为,应给予重罚。

  据《羊城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