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版:巴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8日 ] -- 巴蜀 -- 版次:[ 023 ]
吃完还得兜着走火锅锅底不打包要多付一元处理费
2010-04-08
火锅店打出的“雷人”告示

  宜宾一火锅店的另类规定引发热议,商家否认炒作

  宜宾

  新闻热线15309099909

  宜宾市民戴先生昨日向本报反映,他在市政广场宜都花园隔壁的一家火锅店用完餐付账时,被服务员告知,若不带走锅底,还要加收一元的废油处理费。

  对此,戴先生感到很不理解:顾客吃完饭,难道还要自己收拾“残局”?谁能保证支付了处理费,餐馆就真的能让人放心地处理废油?

  规矩有点怪不打包走,收费一元

  戴先生提到的这家火锅店位于宜宾市市政广场旁,对外打出的广告是“锅锅新鲜无老油,桌桌新油打包走。”这也成了该店招揽顾客的特色。

  一进店门,贴在墙上的红色“友情提示”非常醒目:“为避免底料重复使用,请各位食客将底料打包带走。如不愿带走,象征性收一元废油处理费。”

  点菜单上,也印有“锅锅新鲜无老油,桌桌新油打包走”的字样。

  “来我们这里就餐的顾客,大约1/3都愿意把锅底打包带走,毕竟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服务员说,该店每天大约要为顾客打包锅底30袋,约50公斤。

  反响有点大有人叫好,有人质疑

  对此“规矩”,顾客们大多反应良好。何女士认为,这是好事,希望宜宾有更多的餐饮企业能以实际行动保证顾客的饮食安全。

  顾客肖大婶对带走锅底的做法感到很高兴,她说锅底是自己付了钱的,带回家再用,可避免浪费。同时,能以实际行动拒绝一些昧心餐饮企业将其回收,当地沟油继续使用。

  不过,这家火锅店的做法,在业界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宜宾某火锅店的张先生质疑其商业炒作:打包锅底的做法实际是商业噱头;收费看似钱不多,只有一元,但处理环节谁能监督?谁又能保证这锅底油污不会变成地沟油?

  另一家餐馆的老板王先生则对此举拍手叫绝。

  他说,现在顾客对地沟油谈之色变,对餐饮业普遍起了戒心,与其让顾

  客怀疑,不如开诚布公地向顾客交底,让其明明白白消费,“我考虑下一步也借鉴这一高招,以提升餐馆的信誉度。”

  回应很肯定并非炒作,创意营销

  该火锅店大堂经理雷云说,他们于去年4月28日开业。

  “锅底请带走,不带收一元”的规矩从开业就一直延续下来,成为除味道外,吸引回头客的又一“金字招牌”。

  “这不是什么霸王条款,也不是什么商业炒作,只是表达我们店拒绝使用地沟油的一个决心。”他说。

  针对部分市民和同行的质疑,雷云一再表示,新规定是他们店的一个创意营销方式,同时该店坚决支持相关部门防止地沟油流入餐饮业所采取的行动,承诺并以实际行动杜绝采购、使用不合格油脂,以维护市民的饮食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雷云介绍,该店在餐饮垃圾的回收以及食用油的进货、使用过程中都有严格规定,要求食用油供货商必须出具质检报告,从源头和终端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的可能性。

  同时,在潲水回收环节,该店与翠屏区南广镇一养殖基地签订回收协议,明确规定养殖基地不能将潲水用于其他非饲养用途。

  □各方观点消委会:可制止地沟油回流

  宜宾翠屏区消委会副会长李永彬:该火锅店自己探索的办法很好。

  该店的做法可以有效制止地沟油流向市民餐桌,阻断一些不法人员收集火锅残汤剩料的渠道。

  碍于面子思想,中国人的打包意识不强,餐馆主动让顾客吃不了“兜着走”,能杜绝浪费。提前通过公示告知顾客“不带走锅底收一元”的做法,是可行的。

  商务局:向顾客收费不妥

  宜宾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科科长曾先海:该火锅店提倡顾客打包回家,抵制地沟油的方法虽好,但向顾客加收费用不妥。

  下一步,商务管理部门将通过烹饪协会,向全市餐饮企业发出警示,不得使用地沟油,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卫生部门:不便评价好坏

  宜宾市卫生监督执法支队支队长段红:火锅店的做法属于自己的商业行为,作为卫生监督部门,不便评价其好坏。

  卫生执法部门支持和鼓励市民及单位抵制和举报地沟油的线索,以便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和查处。

  文/图记者罗暄田富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