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签约只是个开始。按吉利的说法,现在这条路只走了20%,还有80%的路要去完成。后续沃尔沃品牌运营、国内市场的开拓、成本控制以及网络渠道梳理等等问题,是吉利尚需面对的重重关卡。 第一关政府审批 吉利的收购行动第一时间报请有关部门备案。国家部委表示了对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支持和肯定。 由中国银行浙江分行与伦敦分行牵头组成的财团承诺为吉利提供5年期贷款,金额近10亿美元,吉利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贷款协议。 目前,吉利收购沃尔沃签订的协议还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双方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起并购获得审批,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关对方工会 在吉利要收购沃尔沃的消息传出后,沃尔沃工会一直是最大的反对力量之一。 不过,在正式签署协议的前夕,沃尔沃工会终于扭转了态度,给予放行。 除了工会外,两国文化的融合也需要一个过程。瑞典是高福利国家,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吉利如何适应并理解沃尔沃的企业文化和社会福利制 度,是个不小的考验。 第三关如何扭亏 对于沃尔沃的复兴之路,李书福早已有一番规划,他认为,沃尔沃最大的问题就是规模太小,但是研发投入却很大,虽然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但摊到每一辆车上的成本却比较高,所以造成了亏损。 “我们就要想办法把这些先进技术充分地发挥,扩大产品销量,这样才能形成利润。”他表示,中国具有强大的制造成本优势,这可以增强沃尔沃的全球竞争力。 第四关人才流失 福特最大的担心却是,沃尔沃的出售会导致核心平台技术外泄。 除了知识产权,能不能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研发团队,也是沃尔沃能否保持发展原动力和持续造血能力的关键。 据悉,福特汽车公司元老、沃尔沃CEO史蒂芬·欧德尔有意在收购之后辞职。如果失去研发、管理、财务、市场等各方面的骨干,沃尔沃将成为一个空壳品牌。 吉利必须赢得员工的忠诚,确保经营团队的稳定,以免沃尔沃品牌迅速贬值,而清晰的战略定位、顺畅的沟通交流和快速的业务进展将是关键因素。 据《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