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版: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8日 ] -- 产业 -- 版次:[ 031 ]
中石油宣布退出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地产
2010-04-08

  近日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严防资金进入房市

  去年被曝光以超低价格“团购”北京太阳星城8栋房子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的房地产冲动引起业界关注,就在上月,国资委宣布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要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这让中石油也“紧张”起来,集团公司已于3月29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集团旗下各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防止企业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

  中石油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就此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石油此次紧急通知宣布退出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房地产业务。

  目前,中石油房地产业务主要集中在旗下独资企业——中国华油集团。2008年8月29日,中国华油集团旗下高阳房地产公司以5.66亿元的报价,拿下了兰州市国土资源局挂牌出让的位于安宁区新城区一宗面积约216市亩、编号为G0816号宗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中国华油集团曾提出过“三个100”的目标,即三至五年内拥有或管理酒店100家;物业服务楼宇达到10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油此次在通知中只是强调,坚决、彻底退出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房地产业务。国资委此次虽然提出了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并未明确表示是否允许国有企业给自己员工建房,抑或以其他方式对员工住房进行补贴。

  去年8月25日,央视曾曝光了中石油在北京以超低价格“团购”太阳星城8栋房子,团购价不到市价40%的消息。

  同时,中石油集团正在加快清理下属房地产业务,目前,下属企业持有的成都亚新置业股份有限公司33万股权正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叫卖。

  除了中石油外,3月19日,中国石化集团旗下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1元挂牌转让珠海市华瑞物业建设有限公司50%股权及1460万元债权。综合《京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

  警告

  李荣融:干本行干实业不要东张西望

  “老老实实干你的本行、干实业,不要东张西望,因为辛苦钱可靠。”

  国企有了钱应做什么?作为国有企业掌门人,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从当下企业热衷于非主业投资中嗅出了潜伏的危机。

  在近日连续两个会议上,李荣融直陈,“尽管现在利润不错,但我认为,持续的后劲不足”,随即指路说,“央企现在留着钱干什么。我就是要加大研发”,因为“央企和一般的企业不一样,必须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持续稳定的背后是技术和产品”。

  按照国资委部署,78家央企楼市“劝退令”方案制订时限即将到来。李荣融在近期会议上告诫中央企业的话更值得关注。

  他说,“老老实实干你的本行、干实业,不要东张西望”,因为“辛苦钱可靠”。

  在李荣融的心目中,一个优秀央企起码要有20年左右的技术或产品储备。但中央企业几乎没有一个企业能达到这个目标。

  除了强调技术储备研发,李荣融还希望中央企业能有管理创新,即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以往,无论是炒股还是做地产,中央企业投资非主业都希望用这些“容易钱”保障企业利润达到国资委的要求。

  但从2010年开始,国资委通过采用经济增加值(EVA)调整了对中央企业的指挥棒。     据《第一财经日报》

  观点

  潘石屹:房地产业今年央企淘汰国企

  “2009年,国企淘汰民企;而2010年,将是央企淘汰国企。”24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上海表示。

  潘石屹认为,央企钱太多、胆子大,对房地产没有经验,是央企积极飙价争夺地王的主要原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越是对房地产没有经验的企业,对土地价格飙价的“胆子”就越大。

  自2009年5月份开始,北京的土地市场基本都是国企的天下,在一轮又一轮的竞标后,地价也进入新一轮飙涨。

  潘石屹认为,之所以很多企业敢于“勇往直前”地飙地王,“能退地”是其中一个动因。他表示,从上海南京东路163地块“退地”事件后,便让房地产企业获得一个信息:原来买进的土地,开发不了还可以退。

  潘石屹说,土地招拍挂制度一定要严格,招拍挂虽然可以防止腐败,但同时也能激起开发商们积极飙价的“斗志”。

  潘石屹还表示,前段时间,政府的政策向房地产市场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首先,土地供应的70%要做保障性住房,那么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将大幅减少;其次,在上述背景预期下,未来20年房价存在着上涨压力。

  他认为,这两个信号在土地市场的反应就是开发商拿地的胆子和决心更大了。在土地市场,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央企在淘汰其他国企、国企在淘汰民企、大公司淘汰小公司。  据《中国证券报》

  调查近

  40年五家上市公司内将转行做 产地

  近年来,尽管政府宏观调控频频,然而在房地产高额利润的吸引下,除了央企之外,来自地方国企、民企、上市公司、机构甚至富有个人在内的各路资金前仆后继,涌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大有上演“全民建房”的趋势。

  以上市公司来看,近年来转行房地产的公司显著增多。据记者初步统计,2005年至今,有近40家上市公司由原来的主业转行房地产,占到目前地产类上市公司总数的35%。2005年有2家公司转行房地产,2006年迅猛增至11家,2007年更有14家,2008年至今有11家。

  机构则很早就介入了房地产开发领域。目前在产权市场挂牌转让土地、房地产开发资产的转让方中,投资者可发现,很多为各类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富有的个人也纷纷加入房地产开发大潮中。

  渴望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还有保险资金。在目前股市波动较大、债市乏善可陈的环境下,数万亿的保险资金对于进一步放开投资渠道渴望迫切。

  不过,由于目前房价继续脱缰猛涨,房地产市场风险已积聚,何时向保险资金正式开放不动产投资依然没有时间表。

  房地产行业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收益水平,成为吸引各路资金积极进场“掘金”的最基础动力。

  统计显示,截至4月6日,已发布2009年年报的1040家公司,扣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后,整体毛利率约24%,其中,房地产公司毛利率约35%,排名第五,排在其前的为食品饮料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旅游业及采掘业,毛利率分别为49%、39%、

  38%、38%。

  据《中国证券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