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要闻·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5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5日 ] -- 要闻·关注 -- 版次:[ 002 ]
南宋忠臣之墓忠义老人一守60年
2010-04-05
考虑到守墓人的传承,宋克成开始带着孙女一起巡夜
宋克成最焦心如何将守墓人传承下去
世代守墓的宋克成一家靠墓地旁的十几亩地生活
火铳早已锈迹斑斑,但宋克成还是舍不得扔了它
相框里有宋家人的合影和《文物保护工作证》

  四川省仁寿县于丞乡,一个普通的小镇,因这里有南宋朝丞相虞允文的墓,近来名声渐隆。

  4月2日,农历二月十八。宋克成正在清扫自家旁边的一座大墓,这里的人都晓得宋克成是一个守墓人。“祖祖辈辈我们还是沾你的光,今天烧点钱给你,再喝点酒,丞相爸爸你还要保佑我们宋家顺顺当当的哟。”清扫完毕宋克成在墓前点上香蜡纸钱,口中絮絮地说道。

  守墓60年一生只出过一次远门

  “我们宋家守护这座大墓,已经八百年了,这八百年来宋家人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座大墓。自从丞相死了之后,我们家就守起,一辈一辈传下来,我的祖祖、爷爷、爸爸都守墓。”宋克成说的墓就是虞允文的墓。

  宋克成6岁时父亲去世,从那时起母亲就接替父亲成了守墓人。宋克成和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全是母亲一手拉扯长大。1948年,20岁的宋克成娶了小自己6岁的李正南。宋克成的两个哥哥先后到外地闯世界,他本来也打算出去见识见识,但重病在身的母亲把宋克成夫妇叫到床边说,宋家守了几百

  年的丞相坟,以后全靠你们了,你们要把坟看好。就这样,宋克成放弃了外出的想法,夫妇俩从母亲手中接过了看守陵墓的担子,这一守就是60年。

  宋克成唯一一次出远门,是在2000年去河北看大女儿。在那里的一个星期,宋克成天天都心神不定,不是对暂替他守墓的儿子不放心,而是因盗墓贼猖狂而担心。

  有人盗墓一声枪响吓退盗墓贼

  据仁寿县文化馆袁泉副馆长介绍,盗墓贼一直都比较猖狂。上世纪80年代初,县文物机构特地配备了一支火铳给宋克成,没想到它还真起过大作用。

  此地民间有个传说:虞允文采石大捷后,因小人谗言被皇帝杀头。后来皇帝发现杀错了,于心不安,命人做了一个纯金的头和虞允文的身子一起下葬。这样的传说勾起了盗墓贼的欲望。

  1999年4月的一天夜里,六个成都双流的盗墓贼到虞允文的墓地盗墓。宋克成被狗叫声惊醒,连忙起床喊醒儿子,拿上手电扛起火铳就朝墓地跑,跑到墓地旁边大喝一声,朝天放了一枪,吓得盗墓贼落荒而逃,一名盗墓贼慌不择路被宋克成的儿子逮了个正着。

  如今那杆火铳早已经锈迹斑斑,不能用了,宋克成还是保存着,说看到它就想起了那个晚上,就想到自己的责任。

  想传衣钵孙儿辈不是很理解

  宋克成的日常工作就是清扫墓园卫生,清除杂草,每逢月初、月半、月末举行祭祀仪式,每天早、晚对墓园各一次巡视。当地政府对文物保护非常重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宋克成被文管所委托做看护。2004年文管所又对丞相墓进行了保护性扩建。如今的宋克成是仁寿县文物管理员,每年有500元津贴。

  现在宋克成已经80多岁了,想在今年的清明节把衣钵传递下去。愿意接替自己的儿子出门打工去了,大孙女在读卫校,只有指望小孙女宋娇了。

  可是,正读初三的宋娇对“一辈子守墓”不能完全理解,只是说或许将来会继承祖辈的意愿。

  面对宋克成的担忧,文化馆副馆长袁泉说,如果宋家人将来搬离或者不再守护丞相墓,文馆所将会寻找合适的村民来守护,并签订责任书。

  记者吕甲吴小川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