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玲(武汉市民) 见媒体有不少贪官生活作风问题的报道,便认为大多数官员都有腐败问题,嫌犯范某萌生诈骗想法,获取各地领导资料后,利用电脑剪辑官员“艳照”,进行敲诈。4名被敲诈官员中3人因无作风问题,据此报案。一名官员称不想被事情影响,为息事宁人汇给其2万元。日前,被告人范某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受审。 (4月4日《深圳晚报》) 其实,冒充三陪女敲诈官员并不是什么新闻,山西左权县曾有40余名局领导同时收到一位“三陪女”一模一样的勒索信,信中说曾与其有过关系并已怀孕,急需用钱,要求将钱存入指定账户。海南白沙县纪委一领导收到一封自称“三陪小姐”的人的信件,要求这位领导借助她5000元,如果不在三天内将钱汇入她指定的账号,后果自负。 尽管嫌犯范某利用电脑剪辑艳照敲诈四名官员,只有一人上钩汇钱,但是骗子屡屡以官员作敲诈对象,电脑合成艳照也能敲诈得逞,有太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应该承认,冒充“三陪女”敲诈官员并不能说明官员们有什么把柄掌握在嫌犯手中。其实,敲诈者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勒索钱财,但是敲诈者为何不勒索富翁,而专找官员要钱?其中原因不能不令人深思。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敲诈者的心态:在他们心目中,大多数官员怕丑,找“三陪女”这样的事,除非是东窗事发,他们一般捂得严严实实,羞于示众。不愿声张,只会息事宁人,而且不少官员有钱,几千元几万元对他们来说是毛毛细雨,他们也不会在乎出点血保全名声。而且有些官员确实腐化堕落,曾经找过“三陪女”,但是时间长了,找过的“三陪女”太多,也记不清楚某月某日与某小姐之间的艳事。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会有所顾忌,宁可折财免灾。某地官员张某某称不想被事情影响,不想为辩驳而影响工作,为了息事宁人将2万元汇到了范某指定的账户,就是佐证。 对此,公安机关认真侦查,及时抓获敲诈者,把他绳之以法,还清白官员公道。无疑十分必要。但是,笔者认为,艳照敲诈案更值得有关部门反思。俗话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如果不是有人曾经去过不该去的地方,做过不该做的事情,那些人自然没有敲诈的“市场”。仅凭一张没有厘头的合成艳照就乖乖给骗子汇钱?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既然有人给敲诈者汇钱,只能说明被敲诈官员中确有个别违规者。 笔者认为,这给反腐倡廉和“荣辱观”教育敲响了警钟——如果官场腐败潜规则不改变,官员的香艳生活仍有其现实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