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广西职员) 网上祭祀,尽管有关部门向全国推广多年,但是当虚拟手段与现实生活遭遇碰撞时,却因为观念无法普及、市场经济介入等原因,似乎并没有在低碳当道的今天迅速流行。 (4月4日《南国早报》)既然大家都知道网络祭奠的种种好处,在自己祭奠扫墓的时候,为何又要拒而远之呢? 首先就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讲究人死以后“入土为安”,那么在祭奠扫墓的时候,也一定要到埋葬先人的“土地”之上才感觉是一种真正的祭奠。毕竟这样的传统祭奠方式传承数千年了,要一朝改变也非易事。所以,我们对此也应该有点耐心,在对网络祭奠进行积极推广的同时,也要给公众一个接受、适应的时间。 其次就是网络祭奠的不规范让很多人敬而远之。网络祭奠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要想得到进一步普及推广,自身必须先规范起来,并且坚持公益性第一的原则。现在网络上的“网络墓园”很多,但总给人一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感觉。有些网站在祭奠的各个环节都要收费,让人觉得是在趁火打劫;有的网站管理松散,很多活着的人也被他人恶意地设立了墓碑公开祭奠。这不但严重损害了网络祭奠的严肃性和公信力,而且也让有此意向的人敬而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