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象中的成都田园城应该有河、有湖、有田、有林,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中间穿插着大片的绿地。它拥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厚重的历史底蕴,同时包含着文明含量的现代气质。”昨日,四川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13名学子展示了他们自己制作的“新成都模型”,让市民大叹其想象力。 城市分地域每个地域有个“春熙路” 当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的学生共同设计的“成都田园城市”模型展示出来时,市民们都惊呼起来:占地近9平米的沙盘竟然是成都市的比例缩小图。 模型中,天府广场被修建成为服务于成都的大型公共绿地,在空中俯瞰,8条带状绿化区从郊区延伸到天府广场,以广场为中心把成都市分割开来,一块块楔形绿地甚为亮眼。 专门设计的健康步道、自行车道绵亘在城市之中,增加了无限的活力元素,传承着成都文化底蕴的宽窄巷子、锦里、琴台路等都尽收眼底。 “我们的创意有三点,第一是包含了两层意思的‘城市绿心’:绿在生态,绿在历史文化。如同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一样用现代建筑昭示历史底蕴。第二是楔形绿地植入,成都市打散为七个组团,将重工业等大型工业移至各个卫星城区,降低市中心密度,人们用环保的自行车等方式代步;第三是根据多组团、多中心的原则,设计了很多条如同‘春熙路’繁华的街道。打个比喻,女孩子一般最喜欢逛街的地方就是春熙路,我们设想城市像一个大蛋糕一样被分成很多份,如果每个地域都有一条繁华地带,那么大家就不用一窝蜂地挤在一个地方买东西了。”学生漆昊旻介绍,兼顾城市公平是团队考虑的重点之一。 用料环保龙泉山脉是用废报纸做的 “这个模型是按照我们的想法设计出来的,毕竟我们十几个人代表不了全成都市民,我们只是根据大家的所想而设计,希望达到大家心目中共同的田园城市的构想。”模型制作者陈鹏说。 据介绍,制作这个城市模型总共用了他们两周的休息时间,晚自习下课都还在加班。 采用的物料都是回收材料。建筑的主体,其实是用必胜客的打包盒来做的,龙泉的山脉,是用废旧报纸等材料做的,“成都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所以我们的设计主要突出了城乡一体化,让人居舒适度得以提升。” “我们本来就是学规划的,所以非常希望有一次能真正实践建筑城市的机会。”城市规划专业的同学们认为这次动手锻炼不仅是考验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更是在考验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力。廖萱记者肖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