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4日 ] -- 中国 -- 版次:[ 005 ]
生命迹象消失 救援决战最快今晨打响
2010-04-04
救护车在王家岭矿难现场集结待命
抢险救援人员正准备下井
山西省省长王君与井下通话

  昨日救援人员向井下输送营养液和防爆防水电话以及一封信,但未发现生命迹象

  ■下井搜寻的先遣小组陆续撤回地面

  ■井下的情况复杂,水浑浊而且较深

  ■防爆电话未听到井下声音或生命迹象

  □山西王家岭透水事故追踪

  山西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的救援已经进入第7日,目前各方仍在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法对仍困在井下的153名建筑工人展开生死大营救。3日15时后,在13时下井搜寻的先遣小组陆续回到地面。据救援人员透露,王家岭煤矿井下的情况比较复杂,水浑浊而且较深。救援人员向井下输送的防爆电话也没有听到被困人员的声音或生命迹象。截至3日22时30分,华晋公司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大规模下井施救仍未展开。

  搜寻生命

  “蛙人”下水未能打通救援通道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的流失,目前已经进入了透水事故后的第七天,对于井下被困的矿工而言,情况也越来越不妙。为了能够摸清巷道的情况,甚至与井下被困的人员取得联系,救援指挥部从河南请来了四名“蛙人”潜水员进入搜救和勘察的队伍。

  从3日下午1点10分到下午5时许,由四名“蛙人”与7名矿山救援大队的队员组成的先锋小组向水下发起了冲击,试图打通井下被困人员与井上救援指挥部的生命线。不过,在经历了三到四个小时的努力后,这些救援人员陆续返回地面,潜水员报告称,他们未能成功进入水下。

  据分析,王家岭矿是一个在建的煤矿,地下水非常黑,也非常浑浊,能见度很低,他们只能在水下摸着巷道的边缘前行,十分困难。他们前进一段距离后,便无功而返。另外潜水人员受设备限制,入水后不能行走太远。目前,他们传回来的信息已经汇报给指挥部,指挥部将根据情况决定在水位下降到可能的范围后,是采取人进入还是冲锋舟进入。

  省长苦等45分钟井下无回音

  2日,2号垂直排水口传出敲击金属管道的“叮当声”,极大地振奋了3000多名救援人员。到3日,已经通过这个“希望通道”输送了300多袋营养液。救援人员根据指挥部要求向2号口下套管,疏通管道并加固井壁。

  3日12时15分,地面救援人员通过2号垂直钻孔向井下输送营养液和一部防爆防水电话以及一封信。不过,这封信没有成功送到预定地点。

  救援人员向井下输送防爆电话,希望听到被困人员的声音或生命迹象,山西省省长王君手持电话苦等了约45分钟,听筒内没有回音。在撤回电话的过程中电话被卡在中途。

  最后决战

  今日凌晨救人大战或打响

  目前,似乎抽水已经成了救援工作的关键。山西省长王君到现场为救援人员加油,他表示,井下被困人员已经坚持了六天六夜,仍然属于紧急救援的黄金时间段,我们要抱着井下被困人员都活着的信念去救人。“只有抱着这个信念去救人,我们才能早一刻救出井下的那些兄弟。”他说。

  井下正在工作的排水泵有14台,总排量为每小时排水1935立方米。而另外一台每小时排450立方米的大功率水泵正在安装,王君发出了死命令,要求今晚十点前救援队伍必须让这台机器开始运转。另外还要增加6台100立方米的倒水泵,目的是从透水的灾区巷道王南大巷道排水,尽可能加大透水巷道的空间。1号钻井垂直孔也已经开始排水。现在井上、井下加起来一共有15台水泵在排水,每小时两千方的排水目标已经达到。截至到昨日中午12点,井下水位已经下降了5.5米,排水总量达8.66万立方米。

  指挥部预计,最早4日凌晨可望展开大规模井下救援。

  山西口头公布被困人员名单

  但未向媒体记者提供纸质或电子版名单

  此外,王家岭煤矿抢险指挥部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3·28”透水事故受困施工人员名单。中煤一建公司工会主席栗辉逐一宣读了名单,但未向媒体记者提供纸质或电子版名单。

  栗辉说,事故发生后,我们采

  取多种办法、多种途径反复核实受困人员名单,结果就是153人。一是按职工入井时的灯牌核对;二是找队长对所在队人员清点核对;三是请受困人员的工友、老乡进行核对;四是通过被困人员的家属进行核对。

  □原因解析

  救援队为何迟迟下不了井?

  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已经发生七天了。在这场牵动全国上下的救援中,人们难免产生疑问:为什么救援队伍迟迟下不了井?

  困难一:排水进度受阻

  透水事故发生后,相关各方面专家、救援队员以及救援物资、设备源源不断向王家岭汇集。通风没有问题,安全措施完备,但排水慢却成了一道难以迈过的坎!

  山西省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德政说,除了排水距离长以外,救援人员现在抽水的位置与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中间有一个低洼积水巷道,长达500多米。正是这段巷道,事故发生时挡住了部分被困人员逃生,现在挡住了救援人员下井。

  困难二:救援工作面小

  救援开始后,摆在现场救援者面前的是这样一个难题:运送水泵、管道等排水设施的巷道长达600多米,且倾角25度,工作最大断面只有约30平方米,给施工造成影响。

  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时间争生命,

  电缆、变压器、水泵都要进入,其中最重的泵重近14吨,全靠人扛肩抬,而且要把这台泵分拆后运到井下再进行安装,仅安装这一台泵就花去了七八个小时。4个人抬一节重200公斤左右的泵管,从人站在上面都有下坠感觉的25度斜坡抬下去,困难可想而知。

  更为复杂的是,突发的大水瞬间涌出,使施工机械和垃圾快速堆积,造成地下情况复杂,潜水和机器人都派不上用场。交叉作业,又使狭小的空间显得更为逼仄。

  困难三:地质条件复杂

  排水要钻孔,打钻要产生火花。而王家岭矿是个高瓦斯地质构造,一旦操作失误,极易引发瓦斯爆炸。因此井下用电需极其谨慎,一旦为了防止瓦斯而被迫停电,就不得不延长救援时间。这个因素也严重影响了救援进度。

  此外,王家岭矿新建巷道土层不稳,突至的大水混浊不堪,而且老窑水酸度极高,轻易下井极易引发次生灾害。

  综合新华社、《鲁中晨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