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专家提醒,防崩盘首先要防楼市变“资本赌场” 日前,一份名为“中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在网上疯传,引起了房地产行业的高度关注。这个帖子将中国2005年-2008年楼市走势与日本1985年-1991年的走势相比较,得出多个极为相似的时间节点,并预言2011年中国房地产也将像日本一样崩盘。而无独有偶,就在“崩盘时间表”引发行业大争论同时,3月2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中国城市地价状况2009》系列数据,也首次提到了与“租售比”相似的“租价比”概念。并明确表示,从这一概念角度分析,国内热点城市的住宅市场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泡沫现象。 一边是草根“崩盘”危言,一边是官方数据提示,中国楼市,真的要开始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调整期了吗? 崩盘预言引发行业激辩 其实,有关楼市崩盘的传言,从2009年年末就开始传播了。记者了解到,在2009年12月18日,知名评论家时寒冰就在其博客上贴出了《中国应做好楼市崩盘的准备》文章。牛刀也在2009年年底预言称楼市会很快崩盘。在网帖出来后,牛刀再度表示:“基本上与我的预测一致。房价涨过了今年,那么就要暴跌十年。” 但与以上专家的悲观不同,更多的研究者认为,由于中日两国银行体系、人口结构、城市化程度不同,“崩盘”可能只是“预言”而已。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看来,当前高房价症结在于难以抑制的投机性需求。中国大量二三线城市如今还可以吸引投机资金。所以这几年房地产整体还难以遭遇“崩盘”的结果。 对于崩盘一说,世界五大行之一的高力国际成都公司总经理蔡孟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我看来,中国楼市崩盘可能性为零。 一是房地产业仍然是中国的支柱性产业,政府不可能让房地产行业崩盘。另外中国的住房性需求中,刚性需求仍然占据主流。即使投资者撤出楼市,市场仍然有足够强大的需求给予支撑。” 部分过热城市可能真的出现调整 “中国不等同于日本,中国不可能像日本那样出现全面崩盘现象。”成都市城市发展战略专家团首席顾问杨健鹰告诉本报记者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健鹰刚刚从深圳出差归来。“我们参观了深圳的别墅楼盘,几年前的7000、8000元/平米的房子都已经卖到2-3万元/平米了。”杨健鹰说,中国楼市,可能真的会迎来一轮新的调整期。但他并不认同网络疯传的中国楼市“全面崩盘”观点。“一些过热的城市可能会出现调整,但不会出现全局调整局面。” 警惕楼市变成“资本赌场” 在两会刚刚结束后的北京地王拍卖会上,潘石屹等大鳄只观望不进场,任志强虽然交纳了数亿元保证金入场, 但很快就被央企冲击得溃不成军,最终铩羽而归。“在这里面有一个区别。”杨健鹰说,“如潘石屹等这些企业家,他们都是用自己公司的钱,从纯粹的商业角度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因此对于每宗地的投入产出都会有非常精准的计算。但央企不一样,他们拿着老百姓的钱杀入楼市。他们大多是上市企业,因此做房地产时,更多是从资本与金融的角度介入进去的,这就赋予了中国房地产更多的资本特性与金融特性。而房地产本身是一个民生行业,但资本与金融却极易滋生虚拟的泡沫,从而导致行业与真正的消费力脱钩。” 在杨健鹰看来,一个行业良性发展与否,关键看其是否与消费力真正挂钩。如果行业始终是由消费力推动着前行,那么市场就是良性。相反假如价格远远高于实际消费力,甚至直接与消费力脱钩,那么这个行业就变成了赌场。而对于房地产这样一个民生行业而言,如果真的出现如此情景,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国家真的 应该进一步加强加大对央企进入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监管,不然,我们的楼市就会真的越来越危险了。”杨健鹰说。 成都仍然处于良性运行期 “成都的刚性需求高达50%,远远超过投资性需求。成都楼市运行仍然是良性的,除非重大变故,成都楼市继续前行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蔡孟颐说。 记者从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获悉,在2010年2月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为36.62%、50.90%、 56.51%、30.90%、74.91%、47.71%、73.54%、50.80%。与以上城市大幅下挫相比,成都环比下跌仅为4.88%。而进入3月以后,成都楼市交易又再度呈现井喷局面。 杨健鹰也对成都楼市的当前运行状况表示看好。“成都这座城市的扩张力、经济承受力都非常强,主流房价区间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应该说是非常良性的。” 记者姜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