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版:要闻·华西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日 ] -- 要闻·华西评论 -- 版次:[ 012 ]
生活本愚人见怪已不怪
2010-04-01

  周葱

  (资深评论员)

  在《风声》的序言中,麦家讲过这部小说的缘起:他写出《暗算》红遍荧屏后,有一个教授主动找上门来,告诉麦家,“在你编织那个故事前,上帝已经编过一道。”接下来教授讲述的故事震撼了麦家,因为这个真实故事简直就是《暗算》的原型,但比《暗算》精彩一百倍!这也让作家顿悟:这是因为生活大于虚构。

  扯出这段话,是因为愚人节的到来。何为愚人新闻,在今天,似乎有了重新审视的必要,真的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就在前两天,“漂亮女子不配合强奸,致施暴者死亡获刑?”这样一个帖子在网上疯传。其实,该文纯属恶搞,并有意留下了破绽,比如事件发生在“2月31日”之类。但就是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帖子,居然越传越像,最后搞到相关法院站出来辟谣。排除其中找乐子随意传播的部分,不少网友信以为真,有的网站甚至当新闻来发布,这就值得玩味了。

  愚人节是泊来品,刚开始一般弄点恐怖的东西出来吓人。后来愚人节新闻反倒成了民意的愿望出口,比如“工龄30年买商品房5折”等等。最近几年大家似乎不太玩这个了,最多也就整点明星的婚讯八卦。总之,愚人节新闻越来越没有市场,一进4月,大家都有防范心理,想让人上当并不容易。

  但非常令人不解的是,大概从去年起,过去肯定会被认为是愚人节新闻的新闻,突然集中爆发。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正渐变为“异度空间”,因此才有“躲猫猫”“鞋带上吊”“纸币开铐”“激动死”“摇经适房6连号”“去年房价只涨了1.5%”等事情发生。不过,别人以一级政府机构或者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言之凿凿,你的多疑倒显得无事生非。

  “灵异事件”的频发,一方面说明社会的公开度在提高,出事了必须有人出来面对公众,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开度还相当不够,出事了还可以忽悠公众。

  愚人节又来了,但我们正在丧失判别何为愚人节新闻的能力。有一句话被说滥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目前被艺术过的东西显然远不及生活本身离奇,所以对这句话,大可再作商榷。特别是当你吃饭时,还在疑惑你吃的油是否来自地沟,愚人节新闻的编制手法真的是太落伍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