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版:中国·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日 ] -- 中国·时事 -- 版次:[ 017 ]
西南大旱引发国际用水争端
2010-04-01
湄公河几乎干涸

  湄公河峰会举行在即

  4月2日至4月5日,首届湄公河峰会将于泰国传统海滨胜地华欣举行。除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四个委员会成员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透露,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将出席该会议。此次湄公河峰会的背景是整个湄公河流域出现历史上少有的旱情。据路透社报道,湄公河下游4国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最近一个时期出现严重旱情,导致湄公河水位下降到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地区的水位仅33厘米。

  争水由来已久

  面对严重旱情,湄公河下游4国的一些民众、媒体和学者将湄公河水位下降归因于中国在上游修水坝,声称中国在上游已建或在建的11座水坝断流截水,才造成他们河水干涸。

  《环球时报》报道,泰国《经理人报》称,目前中国建成的4座水坝已经对下游造成巨大影响,如果中国再建4座水坝,加上该流域其他国家将建造的水坝,湄公河流域的水文情况将难以预料。泰国《民意报》称,“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湄公河水位出现几次增长和下降,这应该是中国水坝截水、放水所造成”。

  越南《青年报》网站称,1986年以来,中国在湄公河上游至少建设了8座水电站。水电站在旱季拦截河水,导致河流枯竭,饮水困难。雨季到来后,水坝蓄足水后开始大规模泄洪,导致洪涝灾害。

  事实上,对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坝的责难并非事出突然。2009年5月21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一份报告,就提醒湄公河流域六国谨慎对待兴修水利。报告指出,中国在澜沧江修有8座水坝,而老挝计划在2010年末完成对境内湄公河流域23座水坝的修建。

  大坝现放水多于蓄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3月3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强调,“中国在澜沧江建坝致湄公河缺水”的这一说法完全与事实不符。“中国西南省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共同遭受的干旱源于气候灾害。”秦刚指出,中国不会做“以邻为壑”的事情。

  秦刚说,在湄公河的水流量中,由澜沧江流入湄公河的只占13.5%。作为一些河流的上游国家,中方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充分

  考虑到下游国家的合理关切。这些年来,中国一直定期向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递交上游河流水文情况的资料。

  有专家分析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湄公河与全世界的很多河流一样,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威胁。

  据《南方周末》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