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融资融券首批试点券商开始交易申报第一日,从首批试点的六大券商处传出消息,申报交易首日一共成交超过百笔,其中光大证券共成交35笔,海通证券成交14笔,广发证券7笔,国信证券上午成交59笔。而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截至记者发稿还没有确切数据。
记者从这六大券商营业部了解到目前投资者多持观望态度,开户者不多,申报交易者更是寥寥,而已经成交的多以融资为主。不过国泰君安预测,随着融资融券交易的正式启动,以及第二批试点券商名单的即将出炉,预计4月融资融券业务就将进入推广期,届时开户数量或将出现明显上升。
从大盘走势上看,昨日两市均以小幅下跌收盘,融资融券试点未能引爆投资者激情,A股成交额仅比前日小幅放大。
融资融券第一单诞生
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昨日正式启动。作为首批试点券商,国泰、国信、中信、广发、海通、光大六家为成交首单争夺激烈,融资上海第一单花落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融券第一单则产生在上海海通证券天平路营业部。
据了解,融资融券首位用户是一
位姓阎的先生,其做的是多单,买入的金融蓝筹股,他是9点10分至15分下单,于9点25分成交。阎先生表示,目前A股是震荡市,不好操作个股,其参与融资融券主要是想尝试下金融新政,体验金融新事物。“这次操作仅仅是一次新业务的开始,象征性
比较大,并不期望这一单能够赚多少钱,”阎先生透露,“今天做的是多单,没有打算做空单。”
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工作人员介绍,随着融资融券试点的启动,目前开户情况在持续升温,目前预约的用户超过百位,达到137位,且仍在增加中。
二级市场反应冷淡
相对于融资融券开户和交易的冷淡,二级市场昨日也并没有受到融资融券交易正式启动的利好影响而大幅上涨,早间券商股有小幅上涨后回落,截至收盘沪指下跌
0.62%。
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表示,目前试点券商较少,而且投资者开户也不是很多,最为重要
的是,目前6家券商融资规模才300亿,相对于6万亿的流通市值,对A股影响很小。他认为股市昨天这么反应很正常。
国泰君安认为,投资者不能将融资融券业务简单地理解为“借钱炒股”。融资融券业务主要是给适当的投资者推荐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应该与业务风险程
度相适应。由于融资融券在资本总量上有杠杆作用,因此会放大风险,并且投资者还要承担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出现失误而产生的风险。
一位股龄近十五年的大户表示,他将参与融资融券,不过他认为融资融券对蓝筹行情的推动应该不大,因为目前券商可融资的规模还较小,相当于发了几只新基金。
试点总额度约为300亿元
虽然首日交易并不火爆,但首批的6家试点券商暗中发力推进的计划已经较为明了。目前中信证券融资融券额度较大达到100亿元,而国泰君安证券、光大证券也分别在业务初期拿出40亿元和50亿元。就在融资融券试点交易正式启动前一天,中信证券向一家私募投资公司授信近3000万
元。对于业务初期便用大手笔进军融资融券的潜在竞争对手,多家试点券商人士表示,目前在融资融券额度上虽然比不上“财大气粗”的中信证券,但在充分了解客户的前提下,当下的融资融券规模应该能满足自身客户的需求。
国泰君安研究所证券行业首席
分析师梁静测算后认为首批试点进行融资融券的总额度大约为300亿元,虽然规模有限,但从长期来看,证券市场的发展对融资融券的要求会越来越大。他表示,在目前证券公司资本金快速增长的前提下,未来的中国融资融券的潜在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元。
融资融券成都仍无人参与
昨日,在全国诞生融资融券第一单的同时,成都地区却未能打破开户“零”记录。据记者了解,6家试点券商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在成都均有营业部,但由于开户手续繁琐,最快的光大证券也只是在今天接受开户申请。
“目前成都还没有一家券商营业部可以办理相关手续”,昨日,一券商营业部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成都融资融券工作启动较晚,大部分营业部要到下周才能开展业务。
这一消息很快得到了各大券商的证实,昨日收盘后,记者从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广发证券了解到,由于公司营业部较多,但融资融券的额度有限,因此首批展开试点的营业部都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成都营业部将在第二批试点中出现,“具体时间要等总公司批准,可能是下个星期”,国泰君安工作人员郭小姐说,目前他们只能承担咨询工作。
而在另外三家券商营业部中,除光大证券已确定今日可以开户外,海
通证券、中信证券的开户时间表也推至4月份,主要是由于开户过程繁琐,还处于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不过,就算启动开户,也不意味着今天成都会出现融资融券第一单。
“目前还没有客户预约开户”,光大证券武成大街营业部总监沈小姐说,如果顾客确定要下单,应该昨日就跟营业部联系,但截至昨晚6点,还没有接到客户电话,因此预计今日开户可能性不大。综合新华社、《新京报》记者陈春雨
什么是融资
●融资通俗地说就是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
比如老李看好了一只股票,但只有100万元,他可以先去证券公司存入100万元作为保证金,该股票在券商处公布的折算率为60%,融资保证金比例为90%。
老李可融资买入的最大金额为66.67万元(100×60%÷90%),也就是说通过融资他可买166.67万元的股票。
什么是融券
●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卖出,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
例如小张判断一只股票会跌,以100万元为保证金,从证券公司借来该股票卖出,该股票融券保证金比例为90%。小张可融券卖出的最大金额为111.11万元(100万元÷90%)。
若该股票最近成交价为20元/股,小张可融券卖出的最大数量为5.55万股。小张以20元/股价格卖出5.55万股拿到111.11万元,该股票后来跌到10元/股,小张买回股票再还给证券公司。 据《法制晚报》
融资融券别沦为“畸形儿”
□苏培科
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对中国股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尤其是在现货市场具备做空机制后,可以改变国内股市单边做多的格局,增加市场的博弈元素,平抑资金推动型行情导致的大起大落,从而彻底改变市场的盈利模式。
但是,试点券商普遍设置了高门槛,将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定在100万元人民币,这个“门槛”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几乎无门槛,但对于普通意义上的“散户”来说,这个“门槛”几乎剥夺了他们的做空权利,“散户”们只能采取单边做多的模式,与新的盈利模式没有任何的关系。结果就不难想象,中国股市的做空机制必然会大打折扣,还很有可能会与设立的初衷背道而驰,甚至有可能会沦为机构操纵市场和洗劫“散户”的工具。
中登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有效账户数合计为1.47亿户,其中A股账户数1.38亿户。根据中登公司公布的季度末A股账户市值分布表,笔者统计,期末的A股流通市值高于50万元的自然人+机构账户数为142.81万户;1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机构账户数为58.61万户。那么,这就意味着未来理论上能够参与融资融券的只有142万户,如果按照100万元的“门槛”标准,则只有58万个账户才能参与融资融券。如果只给这个市场1%的人做空机制,那么融资融券所谓的“做空机制”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融资融券结果必然是一个畸形化的产物。
对此,笔者建议监管部门尽快调低“门槛”,千万别搞一个歧视性“特权”制度,应该让大多数投资者都有权参与,应该均等化博弈,不能只让1%的人拥有“海陆空”而99%的人只能“小米加步枪”。
另外,笔者认为,如果融资融券要设置门槛,只可象征性地设置,可以参照美国的标准。纽约证券交易所条例431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条例2520规定:最低融资融券交易开户资金为2000美元,从事日交易的融资融券交易的最低开户资金为2500美元;根据单只标的证券融资余额20%以下时恢复其融资买入和初始保证金不低于50%,投资者资金实力以市值最小的单只标的证券上市流动市值的10%(50%×20%=10%)除以其目前股东人数为适当性资金标准。
我国的股票市场本来就是一个“舶来品”,所以应在管理方面借鉴西方成熟市场的现成经验,应该遵循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让每个人都拥有参与游戏的选择权,而不应用特权来刻意划分利益集团和等级。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据《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