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10年4月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10年4月1日 ] -- 财经 -- 版次:[ 033 ]
央行表态 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
2010-04-01

  3月30日下午,央行召开201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等3位经济学家的最新加入,让外界增加了更多联想。此前,这三位新晋委员曾多次公开表示了宽松货币政策适度退出的相关观点。此次央行会议也受到市场的格外关注。

  会议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努力做到信贷资金的相对均衡投放,促进全年货币信贷调控目标的实现。

  中国已经进入实际“负利率”时代。而CPI的超预期增长,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西南大旱等内外因素,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偏高

  三大问题

  问题1流动性过剩压力仍存

  尽管2010年以来央行连续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但目前来看,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依然存在。

  分析人士指出,1、2月份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大约冻结流动性5000多亿元。但目前外汇仍继续流入,春节前投放的1万多亿现金正逐步回笼,3、4月份央票也将到期1.05万亿元,因此银行体系流动性仍很充裕。

  进入2010年前两个月,外汇流入导致的外汇占款依然在持续增长。前两月外汇占款增长超过4200亿元,同比增长速度超过60%。这给人民币汇率机制和央行货币回笼造成了压力。

  问题2通胀预期进一步上升

  通胀预期问题,也是市场一直关注的话题。2月CPI已升至2.7%,已经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2.25%,中国已经进入实际“负利率”时代。而CPI的超预期增长,

  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西南大旱等内外因素,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偏高,市场也一直在研判央行是否会推出加息政策。

  与会专家认为,在金融市场工具不断发展、资金跨境流动数量较大的背景下,要控制通胀和通胀预期的发展,完全靠信贷规模可能不够,需要发挥价格工具特有的调控作用。

  问题3仍需保持贷款均衡投放

  在监管部门的严格调控之下,前两个月份信贷投放速度趋缓。不过目前看来,信贷增长仍处高位,依然需要保持调控力度。

  央行自年初以来一直强调,要合理调整贷款结构和投放节奏,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的同时,严格控制对“两高”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同时,央行还指出,将通过政策指导和银行改进考核机制的方法,促进信贷平滑投放,均衡合理安排全年贷款的投放节奏,减缓贷款季度、月度间起落的程度。

  据《第一财经日报》

  两大焦点

  焦点1:利率负利率已成现实

  继2月份我国再度进入“负利率”时代后,关于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讨论就愈演愈烈。“今年中国经济将会有一个较高的增长率,但通胀形势也比较严峻。”李稻葵指出。

  夏斌认为,加息取决于负利率问题、通胀预期以及中美利差三方面的因素。出现实质负利率,就应当考虑加息,但如果负利率的趋势仅维持一两个月,就不适合加息,因此未来两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很重要。同时为遏制热钱流入加速,要充分考虑中美利差水平。此外,加息对民间企业的流动资金有挤出效应,而民间投资尚未复苏。

  李稻葵认为,“中国加息最主要的参考变量是通货膨胀水平。假如未来CPI涨幅在某些月份超过3%,就有可能加息”。但对于加息的具体时点,他预计二季度我国就有可能先于美国加息。

  周其仁则坚定认为,过度扩张政策已经到了必须退出的时候。

  焦点2:汇率人民币升值预期形成

  相较于集体挺“政策退出”的一致声音,三位专家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观点则不尽相同。国内外主要大型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对人民币年内升值3%-4%已成共识。

  李稻葵认为,人民币升值不可避免,人民币汇率会在不久的将来有所调整。“汇率是否进行调整,并非人民币汇率的核心问题。中国是否能够掌握调整的主动权才是。中国不能屈服于美国的政治压力,而是要自主适当地进行调整。”李稻葵认为,人民币汇率进行主动调整是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的途径之一。而具体的调整时机,应该选择在9月之前,“否则美国中期选举时,人民币汇率又可能会成为问题”。

  但夏斌则认为,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的贸易问题,也并不是美国当今的核心利益所在,中国应不惧外在压力,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周其仁则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指出汇率机制的根本问题是市场化问题,主张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据《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商报》

  □同步新闻

  央行:加强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日前召开的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及工具研究。会议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趋势总体要好于去年,但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同时,国内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金融支持经济转型任务艰巨。

  据悉,2010年人民银行研究系统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和我国宏观经济走向。二是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加强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三是要紧密结合金融业发展与改革“十二五”规划,加强金融发展与改革研究。四是要及时跟踪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加强国际经济金融领域重点问题研究。据《信息时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