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实地走访快铁站点所在的安靖镇、红光镇、安德镇、青城山镇、崇义镇
万众期待的成灌快铁,将于4月1日试运行,5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快铁的开通给成都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5分钟的车程距离,仿佛把市民心目中“遥远”的郫县,一下子缩短到城区二环路;而30分钟的车程,又似乎把都江堰和青城山划入了成都的近距离圈层。
毋庸置疑,从成灌快铁规划那一刻起,快铁沿线的区域优势已随之凸显。如何利用快铁带来的交通便利和经济元素大流通,把商业、住宅、休闲等各类场所与快铁站巧妙地连接在一起,逐步形成“快铁经济圈”,郫县、都江堰两地政府部门已展开系列规划。随着这些规划出台和实施,崭新的郫县、都江堰新城的美丽轮廓,正逐渐向世人揭开面纱。
据介绍,成灌快铁起于成都北站,在铁路西环线安靖(郫县)站向西引出后,沿国道317线成灌公路走向延伸,止于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并与地铁2号线在犀浦同站换乘。初步拟定的站点有安靖、金牛、犀浦、红光、郫县东、郫县西、安德、崇义、聚源、都江堰,最后抵达青城山镇。对此,本报记者就快铁经过站点,对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了采访。
打造3000亩成都“犀湖”
■郫县安靖镇党委书记贺恩洪
“安靖镇作为成灌快铁经过的首个站点区域,我们正抓住这一机遇全速发展。”贺恩洪说,成灌快铁开通后,无疑缩短了安靖与成都中心城区之间的距离,安靖镇将利用这一机遇,围绕高端服务产业链,打造郫县198项目,这一规划已通过相关部门审定。同时,为推进蜀绣产业化基地建设,安靖镇还成立了蜀绣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蜀绣产业发展长远规划。通过“非遗节”这一契机深入挖掘安靖镇“蜀绣之乡”的文化底蕴,积极争创文化特色镇。
在贺恩洪看来,成灌快铁开通后,对安靖镇带来的最大机遇是让安靖融入了成都中心城区生活。到时,中心城区居民与安靖之间往来将更加频繁。为此,安靖镇规划打造3000亩左右的“犀湖”,发展安靖旅游业。据介绍,安靖“犀湖”这一重大规划,不久将付诸实施,预计2012年建成。
成灌快铁刺激安德房地产
■郫县安德镇党委书记高建伦
“自成灌快铁规划出炉后,安德镇就热闹起来了。”高建伦说,相对郫县境内,安德镇距成都城区较远,一直被成都中心城区居民冷落。随着成灌快铁开建,一向安宁的安德镇出现了房地产投资商身影,并随着快铁通车时间的临近,去安德看房的人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前往安德镇洽谈投资业务的企业也翻倍增长。针对成灌快铁的开通,安德镇将逐步完善各项配套功能设施,并按照主城区标准规划建设,利用当地川菜盛名,打出川菜味香牌,以期发展当地旅游业,接纳更多“好吃嘴”去安德饱口福。
让城区上班族在红光居住
■郫县红光镇党委书记陈文
“获悉地铁试运行消息那一刻,我非常振奋。”陈文说,红光镇南接犀浦、北涉
郫县高校校园经济商圈,原本已具备了地利发展优势。成灌快铁的开通,无疑为红光镇的发展注入了又一巨大动力。目前,红光镇抓住成灌快铁运行的这一契机,正加大力度,完善大都市生活圈功能配套,延伸大都市服务产业发展,以带动现代服务性产业发展。为此,红光镇将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在陈文看来,成灌快铁带来的不仅是商机,还有效提高了红光镇就业率。陈文掐指计算,仅仅成灌快铁开通后,其站点一带就能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便捷的交通网络,也极大提高了红光镇的物流水平。他相信,成灌快铁开通后,城区居民选择在中心城区上班,在红光镇居住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要按高标准设施配套
■都江堰青城山镇镇长黄尉洪
“成灌快铁开通后,既赋予了青城
山无限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黄尉洪说,以前,来往青城山的游客主要依托单一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而成灌快铁开通后,使交通工具多样化。而便捷的交通,不仅让青城山从原来的中心城区二三居所,变成中心城区第一居所提供了足够条件,更重要的是,将极大提升和拉动青城山的旅游业发展,这就给青城山现有的旅游环境配套,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为此,青城山规划旅游产业朝“低端跨越、中端提升、高端引领”的3大目标任务。按照这一目标,青城山原有农家乐,将向商务型酒店提升,原来的酒店则向五星级酒店靠拢。预计3至5年内,青城山将打造5家五星级酒店。
同时,青城山还将借助快铁优势,提升道教及蜀文化产业。此外,还将依托辖区高校,将青城山打造成为“智慧小镇”,形成集IT教育、产业和配套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
型软件产业基地。
建立三大园区拉动经济
■都江堰崇义镇党委书记:罗朝鹏
“成灌快铁开通,不仅缩短了崇义镇与中心城区之间的空间距离,更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罗朝鹏说,崇义镇是都江堰的东大门,因其地处要冲,下接成都,上通漩口、松潘,成为著名的西道驿站,素有“天府第一站”。为此,崇义镇将借助快铁和地理资源优势,修建一座占地200亩的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目标锁定集纳都江堰周边市州农副产品交易,并通过快铁,将这些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全国各地。
此外,崇义镇还将打造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现代休闲旅游园区及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并围绕着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着力拉动当地经济。
记者王仁刚本版摄影吕甲杨涛
□成灌快铁小贴士
2007年,成灌快铁开始进行线路规划工作
2008年5月28日,成灌快铁被提上了灾后重建项目日程,这是铁道部与四川签订的第一个灾后重建大型基建项目,也是成都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市)县的第一条快速轨道交通线路。
2008年11月4日,快铁进入施工建设期。
2010年4月1日,快铁开始试运行。
2010年5月1日,快铁正式通车。
成灌快铁总长66公里,由于经过区域城镇密集,全线2/3路段采用高架桥。除都江堰到青城山镇段外,成都至郫县、郫县至都江堰基本使用高架桥,高架桥长42.6公里。高架桥桥墩形状呈“Y”字形,距离地面8米左右,沿线的排水管将被事先预埋在桥墩内,设计标准可抗8度以上地震。
为方便乘客,成灌快铁全线共设置12个站点,平均站距不足5公里,最短站距2公里。由于高架桥部分较多,大部分站点都实行站桥合一,站房设置成两层楼,一楼为停车场以及其他公共设施,二楼则是候车大厅,乘客乘坐自动扶梯直接上二楼候车。
成灌快铁采用无碴道床技术,全线正线以板式无碴轨道为主,即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取代道碴铺设的道床,修好后轨道比较稳定,可有效避免路基下沉,轨道变形小,因此,这种轨道后期维护费用非常低。此外,无碴轨道有助于提高铁路的运行速度,有碴轨道的列车运行速度一般可达200多公里/小时,无碴轨道速度则能达到300多公里/小时。洪霁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