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28日 ] -- 要闻 -- 版次:[ 006 ]
因为艾,付出爱……两大媒人携手架起“艾”的鹊桥
2008-11-28

两大媒人见面,探讨撮合让更多艾滋病人走进婚礼殿堂

成都“单身爱人”没有公民镇一样的天堂

  为让艾滋病毒感染者顺利找到另一半,成都“单身爱人”QQ群主特地赶到资中,向“名媒”李孝春取经

  他是资中农民,四川感染艾

  滋病毒后健康生活时间最长者之一;她是一个健康的成都女孩。

  他在和艾滋病毒搏斗的12

  年里,不但赢得了个人的胜利,还成功地撮合了三对艾滋病人踏上婚礼的红地毯。

  她在走出离婚的情感阴霾后,

  在成都建起了艾滋病毒感染者“单身爱人”QQ群,在她撮合下,一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在今年秘密举行了婚礼。

  一个资中“艾滋媒人”,一个成都“HIV红娘”,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爱好”,在资中公民镇首次握手。

  在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记者再次走进昔日的艾滋病重灾区——四川资中县公民镇,见证艾滋病人或阳光或地下的生活。

  他半开玩笑撮合了首对“幸福爱人”

  A

  2008年10月,记者来到公民镇。这个四川东南部资中县的小镇依旧宁静,但没了刚发现艾滋病例时的躁动和喧嚣。这里曾是除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外,中国艾滋病毒感染者集居人数最多的地方。

  暖阳还没来得及烘干乡间小道上的泥泞。身边不时可以看到用“鸡公车”运粮的村民,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机耕道上。小镇贫穷依旧,出镇三公里就是王代英和曹学良婚后的新家,他们是四川省首例结婚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也是李孝春成功撮合的首对艾滋夫妻。

  越野车挂上四驱,司机驾车出了一身大汗,终于到了王代英家。几间土坯瓦房,旁边加盖出一个简易茶铺。“房子的瓦刚翻修好,家里还有点乱,地震抖的。”王代英独自忙着家务活,听说记者来找他们的媒人李孝春时,她似乎一下子放松了。“有记者采访我就紧张,结婚时差不多100个记者围到我拍照,把我吓惨了。”虽然没有发病,靠吃药压制病毒的王大姐体力还是不如从前,喘息着翻箱倒柜好一阵,找出了被蜘蛛网覆盖和结婚证在一起的小电话本。

  他们曾有一段浪漫爱情和一个轰动的盛大婚礼。王大姐的前夫何勇也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在其病重期间,曹学良常来帮助照料。“何勇死后,我们也没有往别处想。李孝春半开玩笑地撮合,促使我们决定结婚。”2003年8月1日,王代英和曹学良在盐棚子村何勇家举行了婚礼。21桌“九大碗”从她家沿着机耕道,摆到了邻居家院坝里。

  “他本事大哦,还整成功了两对。演话剧他是团长,说媒他也最厉害,哈哈!”王代英捏着泛黄的结婚证,靠着门框挥手送别记者。

  B

  无意中做媒当病人也要当出样子

  1995年卖血感染艾滋病毒,12年里他创造生命奇迹,健康地活到今天,还化身为抗击艾滋病的宣传大使。相关部门称,他用亲身经历展示了四川的防艾成就。

  李孝春是公民镇乃至全国第一批“血牛”,他家族中曾有8人先后卖血。1995年秋天,37岁的李孝春为给孩子“挣点学费”而想到了卖血。一个老乡告诉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他:“河南有个地下血站,来了就抽,不用化验。”那个非法单采血浆站的老板为节约成本,把很多人的血液混到一起。血浆分离后,再把剩下的血细胞输回献血者体内;艾滋病毒,也被输进了毫不知情的卖

  血者体内。那一年,李孝春在河南住了两个月,24次卖血赚到1200元钱。次年7月,他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

  “我脑壳好用,卖血能当血头,当病人也要当出个样子来。”在自1995年以来,资中县发现了近百名HIV感染者。2003年11月27日,由艾滋病毒感染者组建的剧团在公民镇首次公演,他被封为“团长”。同年11月,他和剧团来到成都娇子音乐厅与濮存昕同台演出。2004年12月1日,他和其他演员登上了北京的舞台。

  从2004年7月1日起,当地政府开始给每名艾滋病毒感染者每月发放100元困

  难补助。同时,随着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公民镇也告别了“人人恐艾”的日子。感染者蓄足了头发才坐车去县城理发的“长发”现象,也成为了小镇茶客摆谈的笑话。

  身为公民镇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头儿”,无意间当了一回媒人的李孝春开始专门花心思考虑单身感染者的婚姻问题。再次当媒人,他促成了全国首例健康女子嫁给艾滋病男子。2004年5月,感染者李本刚在村里摆了20桌喜宴,迎娶健康美丽的女教师游莉。那一天李孝春特高兴,自己把自己“灌麻了”。

  在当三次媒人后,李孝春的“业务”开始走向困境:掌握人数量有限,媒人当不下去了。他只能在自己开的茶馆闷头喝茶。

  成都热心女免费红娘也不好当

  C

  见到何喆璟前,记者听到过很多关于她的描述:乖乖女,还没有搞明白初恋就领到了离婚证;创建两个艾滋QQ群,天天和成都艾滋病毒感染者混的“神经病”。

  在成都市红星路一咖啡店,记者见到了传说中的胖妹。她抬头和记者打招呼,两手还不停地在笔记本电脑敲击着键盘。“忙着陪这些单身‘爱人’聊天,商量给他们当红娘。一般人要耍个合适的朋友都难,何况他们都是感染了艾滋病的?不过他们比普通人更需要另一半,特别是精神上。”

  不时有被查出感染艾滋病的人要求加入“单身爱人”QQ群。今年,群里有一个女大学生和另外一个感染者终于牵手走进了婚礼殿堂。“我只是他们的催化剂,我自己都不会恋爱,不收费的红娘也不好当。”由于群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胖妹也遇到了“职业”瓶颈。

  D

  小镇像“天堂”习惯了有艾滋病人

  11月24日,公民镇。李孝春依旧在茶馆里喝着两元钱的素茶,琢磨着身边的单身感染者。一大早,成都。胖妹何喆璟把QQ签名改成了“我和天堂有个约会”。成都到资中的高速路上,胖妹和她母亲没有倦意,谈论着关于艾滋的话题。

  母女俩决定直接到资中“艾滋媒人”李孝春家。因为不逢场,没有更多东西卖,胖妹只好买了几袋水果聊表心意。一阵狗叫声后,一行三人“滑到”了李孝春家。

  两三间破旧瓦房,家门前笼子里养着5只鸡7只鸭,这是主人的全部家当。李家女主人曹大姐赶走了狗,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他今天又去茶铺了,我打电话喊他回来。”胖妹决定立即就和大家到镇上菜市场的茶馆找李孝春。

  小镇只有一个菜市场,菜市场里的茶馆也就一个,非常好找。“欢迎成都同行来指导,哈哈!”李孝春拘谨地笑着招呼,胖妹和她妈妈主动伸出了手。这是她们对感染者最习惯的问候方式。“听说这里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天堂,我们来向你取经,你都当成三回媒人了。”一张破旧方桌前,三人刚落座就直奔主题。“我也想从你们城里得到新信息,我这个媒人当不下去了,男多女少。我又不会用电脑,上不了网。”

  双方互相交换着掌握的单身感染者信息,谈论着现在艾滋病传播主要人群的改变。附近几张桌子上的茶客也手捧茶碗,站在一旁听热闹。“我觉得还莫得流行感冒传得凶,就是母婴,血液和性三种传播方式嘛,公民镇人人都会背。”在公民镇,“消除歧视,过上正常人生活”的口号早已经过时,大家都习惯了有艾滋感染者的生活。

  因为成都还有个感染者晚上要约见胖妹,通过她牵针引线来“相亲”。“业务交流”只得在一个多小时后结束。临别前,李孝春和胖妹约定:把李孝春的电话公布给胖妹的“单身爱人”,成都感染者可以找他咨询或联系相亲;作为补偿,胖妹在有条件时教李孝春用电脑,不定期带成都的“爱人”到公民镇参观。

  相亲锦江畔受过伤不敢轻易付出

  E

  加入“单身爱人”QQ群的人,大多数在义务献血时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他们都很有爱心,也很优秀。其中,“释然”和“驭风”就是这样,胖妹赶回成都就是打算撮合这一对。

  入夜的成都锦江边,江水摇曳着城市的灯红酒绿。虽已是他们的“熟人”,记者和胖妹还是与树影下的“释然”和“驭风”保持着50米距离,让他们好自由交谈。“释然”即将大学毕业,被初恋男友感染上艾滋。单身帅气的“驭风”是已工作的研究生,他始终没想起哪一次种下了祸根。“还是公民镇的艾滋感染者环境好,没有歧视,不用偷偷摸摸,躲躲藏藏。”嘻哈惯了的胖妹难得这么认真地感叹说。

  一阵风吹过,两只半牵的手改成了半拥抱。艾滋病患者怕冷,“驭风”以取暖的名义轻拥着“释然”。最终,两人没有明确恋爱关系。“受过伤的人轻易不敢再付出,但我会积极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感情。我们感染者的爱情和婚姻通常没有开始就预定了结局,自己能活多久,对方能活多久,都是未知数。”相亲结束后,学艺术的“释然”伤感地说。

  昨日,胖妹在QQ群里连用了5个“哈哈”表达自己心情。“群里的‘老总’(一个公司老总)捐了1000块钱,这是我们的第一笔活动经费!”下周,他们将举行第一次大型联谊活动,交通工具是胖妹的雪佛兰轿车,场地初定在他们常去的玉林小区那家咖啡馆。     记者王长久摄影报道

  □相关背景

  四川首个艾滋单身俱乐部

  “单身爱人”俱乐部严格意义上还只是个雏形,除几十个单身HIV感染者外,其他都还在规划中。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没有资金来源,甚至连“爱人”这个名字都是记者问该怎么称呼俱乐部时而临时取的。但这却不会影响它作为四川首个单身艾滋感染者俱乐部的标本意义:消除歧视,就是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融入正常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