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28日 ] -- 要闻 -- 版次:[ 009 ]
八度抗震 映秀将变身“天使之城”
2008-11-28

  在映秀镇恢复重建城市设计方案咨询评审会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脱颖而出

  今后,汶川大地震震中汶川映秀镇将由“天使”来守护。“5·12”汶川大地震令映秀小镇几乎夷为平地,重建的映秀镇将以何种面貌重新亮相,令世人关注。本月18日下午,在成都市召开的映秀镇恢复重建城市设计方案咨询评审会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天使之城”方案脱颖而出。以“爱”为主题的设计方案究竟什么样?昨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特邀专家、主持设计的赵冰教授接受了本报专访。

  □“天使之城”畅想图

  “ 中心”指城市中心的天使广场,表达映秀镇作为震中和抗震救灾现场指挥中心的意义

  “波形”指其余建筑均围绕广场,表示地震波的扩散,寓意抗震救灾精神力量的传递

  中心波形寓意抗震救灾精神

  赵冰说,方案选取了“中心”与“波形”两大图示符号,“中心”是指城市的中心广场,表达映秀作为震中以及抗震救灾现场指挥中心的特殊意义,“波形”则是其余建筑均围绕广场,表示地震波的扩散,寓意全国人民抗震救灾力量的传递。根据设计规划,映秀将设立纪念片区、遗址公园片区、两岸生活服务片区、交通旅游服务片区和工业片区等六大片区,居住用地总面积为20.76公顷,占镇区总建设用地的21.25%,安置人口1.02万人。

  天使守护融合汉藏羌民族元素

  岷江如圆弧形围绕小镇,穿过小镇的小河被取名为“爱河”,渔子溪台地是镇上最高的地方。赵冰说,广场中间矗立着六十米高的天使主题雕像,底座雕刻地震遇难者姓名。广场东面是遇难者墓地,漩口中学、映秀小学、博物馆都被绿色围绕;西北面规划为公园或树林;广场东南方向则是波形规划的城市区。“天使”守护的小镇被赋予了“爱”的主题,将用现代风格融合羌族的碉楼、藏族的墙饰、川西的灰白瓦等元素。

  8度抗震将设计“城市防灾轴”

  “设计中融入了城市防灾轴理念。”赵冰说,就是确保人从房子里疏散后有空地,确保救援道路不被阻断。镇区中建筑高度以3到4层为主,采用烈度8度抗震标准,少建地下室,对建筑材料也进行严格要求。同时,小镇还将成为全国应急能力示范镇,建立用于灾时应急的水电供应。国道213也将不再穿城而过,而是在岷江对岸由两座大桥串联起小镇。

  年底完成30%永久性农房建设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的方案侧重于对抗震救灾精神的展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院的趋向于朴实、节约,清华大学规划院的思路是打造精品小镇和羌族生态休闲村,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的方案注重环保。目前5套设计方案正在公示期。下个月,映秀将举行灾后重建城乡规划展览,最终规划方案将上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映秀12月即将启动渔子溪村永久性建设,截至今年底,要完成全镇30%永久性农房建设。

  记者徐洁莹图片由赵冰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