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成都家居卖场年终盘点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让很多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度过市场寒冬,2008年进入年末的时候,成都的各个建材卖场也开始透出丝丝寒意。记者在成都各大建材卖场看到,虽然年底各大卖场都加大了促销力度,各类优惠活动层出不穷,但是相对往年的旺季而言,卖场里人气明显有所下降,让大大小小的家居卖场,层出不穷的火热促销都显得有些吃紧。出现这样的原因,“一方面,因为进入冬天,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很多建材行业如瓷砖行业等,本身就进入了淡季,生意明显就清淡了许多;另一方面,全球金融海啸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的消费者都开始捂紧钱包,房产行业的低迷对下游产业链的影响已经开始体现,首当其冲的就是建材行业。”东方家园成都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也有不同声音认为,“成都作为一个不足1000万人口的城市,其大型建材卖场的拥有量本身就已经超饱和”。僧多粥少,这才是导致建材市场在目前的市场危机下面临巨大压力的原因。“成都究竟需要这么多的卖场吗?或者说这么多的家居建材卖场都把促销重心放在成都,而没有充分考虑全省消费市场的促销是很不正常的。明年的卖场竞争肯定更惨烈,除了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寒冬,还要凭借强劲的实力才能与对手争夺市场,我个人认为2009年成都家居建材卖场将需要来一场营销的革命,毕竟,都把目光锁定在成都,都玩低价竞争,最终是让材料商成了低价竞争的炮灰”,一位知名品牌地板的四川代理商表示说。 那么,寒冬来临到底哪些品牌建材卖场能过得更加舒坦?从过去的一路高歌猛进,到现在的逐渐艰难,成都的建材卖场到底经过了哪些洗礼?仔细梳理2008年的卖场风云,在这场金融风暴下的“轮盘赌”中,到底哪些卖场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富森·美家居霸气渐成的强势崛起 2008年6月前后,在家居建材行业的人士口中,谈论得最多的事件莫过于富森美家居南门店的开业,而能够作为众人的焦点,本身就说明了富森美家居北门店的成功,正是由于富森美家居北门建材市场的绝对优势才造就了其在成都建材行业独霸一方的江湖地位。而对于不少材料商而言,每次富森美家居的活动,都一度成为市场情况的风向标。2008年富森南门店的开业,更加夯实了其市场基础,巩固了江湖老大的地位。只是富森南门店以高端为主的经营业态,应当如何应对金融风暴的影响,将成为转型中的富森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 红星美凯龙连锁巨头的强势扩张 2007年6月开业以前,很多成都人都没有听说过红星美凯龙,然而现在,红星美凯龙已经成为不少成都人买建材的首选。自从去年进入成都以后,红星美凯龙迅速发展壮大,红星所倡导的“品牌捆绑”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即利用“红星”自身品牌,与全国、甚至全世界著名的2000多个品牌生产商强强联合,形成品牌倍增效应。再加上其全国连锁的雄厚实力,无疑让红星成为名牌时代的品牌巨鳄,同时让其成为成都建材卖场里最具时尚感的先锋。 而由红星率先实行的“独家买断价格特惠”、“购物返现金”等独门促销绝技,更掀起了成都家居卖场2008年的营销新高峰。此外,红星美凯龙成都二号店将在2009年推出的消息更为红星的成都战略增加了砝码,伴随着品牌的积累和大规模的策划推广活动,财大气粗的红星美凯龙很快在成都找到了感觉,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壮大。 博美装饰城宝刀未老的战略转移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博美就一直开始活跃在成都的建材市场。细数成都最早期的建材卖场,不管是曾经辉煌的亿家天下,还是后来一度被看好的东泰,到现在还风光的并没有几家,博美几乎是仅存的元老级卖场中的硕果,这样的资历成就了博美的知名度和口碑。2008年的建材卖场,虽然富森更加强大,红星步步紧逼,但是博美的南门、西门、北门三店依然在“江湖”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又有上市公司禾嘉集团在后面“撑腰”,博美的身板完全可以挺直硬朗。除了主城区的三大卖场,2008年博美对周边市场的战略转移明显,目前博美温江店的招商工作正在进行,而在郫县也留下了博美的足迹,此外在不少的二级城市,都可以看到博美“大功率”的品牌输出。 新世纪装饰广场不温不火的“夹缝”经营 相比富森的强势、博美的资历,新世纪装饰广场的经营则要显得平常得多。作为一家本土卖场,新世纪装饰广场的场内硬件标准却显得出类拔萃,不管是轻松快捷的自动扶梯,还是对于每层楼的合理规划,都极尽人性化。然而,新世纪装饰广场的生意则似乎有些不温不火,仔细分析卖场几大格局后则不难看出端倪,新世纪装饰广场南门店周围云集了红星美凯龙、东方家园、博美、东泰几大卖场,在紧密的布局“夹缝”中“求生存”,再加上市场整体的不景气,照业内人士的话说,“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容易了。” 东方家园“建材超市”的尴尬成都梦 作为最早进入成都的“建材超市”,东方家园曾经一度在成都风光无限,不过那时的成都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卖场林立。随着成都本土卖场的强势崛起,连锁“洋超市”的水土不服等问题又逐渐暴露出来,“舶来品”能否得到成都人认可?洋超市的成都梦总是有些尴尬。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水土不服还是因为调整太慢。据曾在东方家园工作过的一位人士透露,“我们每次做活动都显得很被动,所有的活动都要等北京总部统一批示,等把活动批示下来,别的卖场早抓住机会做了好几波活动了”。而记者也观察到,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东方家园也开始尝试做一些经营业态上的战略转型,除了常规的装修店面以外,还极力筹备涉及家具行业的欧华尚美超市,招商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一位东方家园的供货商也向记者表示,东方家园能否在明年重新发力拼抢市场,最关键是要看能否改变迟钝的营销策略,先发制人才是东方家园命脉所在。 更多关于成都家具卖场、装饰城、家居体验馆的年终大盘点系列报道请关注本报下周五家居版。 记者徐林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