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27日 ] -- 要闻 -- 版次:[ 003 ]
成都发布今冬首次大雾黄色预警
达州宣汉部分地区,遭遇入冬季节罕见冰雹袭击气象专家称全球变暖将使异常天气现象增多
2008-11-27

大雾锁川南,隆纳高速关闭两小时陈章采摄时,请注意交通安全。

  昨日,成都气象局发布入冬以来首次大雾黄色预警,达州宣汉则遭遇冰雹袭击。省气象部门预测,周内无强冷空气影响我省,但成都等地早上仍多雾。

  昨日上午8时30分,成都市气象局发布了入冬以来首次大雾黄色预警。工作人员介绍,昨日早上成都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双流、新津、蒲江等出现浓雾,能见度小于500米,直到10点以后浓雾才渐渐减弱。省气象台台长范晓宏进一步介绍,昨晨全省范围均出现大雾,只有雅安无雾、成都、德阳和绵阳西边雾较轻。四川的雾80%属于晴空辐射雾。当温度降低时,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容易起雾,温度升高,空气容纳水汽能力增高,雾易散去。范晓宏说,晴好天气将持续到下月1日,大雾大气也随之持续。目前,成都主要高速路均设置了大雾预警实时监测系统,及时提醒驾驶员小心慢行。

  交通影响 多条高速封闭

  从26日凌晨开始,一场范围更广的大雾再次降临成都及周边地区。一大早,少见的阳光尽管开始洒向成都,但是一时仍难以驱散弥漫的雾气。成绵(阳)高速、成都绕城高速、成南(充)高速、成渝(重庆)等高速一度被迫全线封闭或部分路段封闭。好在当天的大雾下能见度尚在安全范围之内,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降航班未受到影响。随着中午临近和阳光照射的增强,笼罩在成都上空及周边地区的雾气逐渐消散,交警部门也陆续解除了对各条高速公路的封闭,恢复正常通行。

  天气预测 周内多云天气为主

  省气象部门预测,周内无强冷空气影响我省,日平均气温波动幅度不大,我省主要有2次降水天气过程。周平均气温正常,周降雨量正常。28日前后:我省部分地方有一次比较一般的降水天气过程,气温略有下降。周内其余时间,省内各地以晴到多云的天气为主,盆地内,平坝河谷地带早上多雾,外出

  健康提醒 老人幼儿应减少外出

  四川省气象局有关专家称,雾悬浮于低空近地层,容易凝聚大气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人们不宜在雾中晨练,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幼儿、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患者,在雾天应尽量呆在室内,减少外出,避免发生意外或使病情加重。

  入冬季节 罕见冰雹砸向宣汉

  昨日下午3点半左右,达州宣汉县城及其北边的乡镇黑云压境,在初冬季节响起阵阵雷声。将近下午5点半,县城大风漫卷,尘土飞扬,紧接着又先后下起冰雹,前后两次大约5分钟左右,最大的冰雹直径将近1厘米。

  据家住宣汉工商局宿舍的苏小姐介绍,昨日下午将近3点半时,她发现县城靠北的方向天空开始变得阴沉沉的,云层逐渐向县城移动,而且渐渐加快。大约过了10分钟左右,县城偏北的方向有闪电,紧接着响起了雷声。尽管没有夏天的雷声大,但快进入冬天突然雷声乍起,还是令市民惊慌失措。

  到下午5点25分左右,突然刮起了大风,地上尘土飞扬,街道上的树子也吹得“哗哗”作响。“下冰雹了!”刚过一两分钟,苏小姐突然听到楼下门市有人大声喊叫,此时她也注意到雨篷上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冰雹越来越大,最大如胡豆大小。冰雹持续约两分钟后,渐渐停止。过了不到10分钟,先前的阵势再次卷土重来,吓得街道上的人们四处逃散。约两分钟后,冰雹再次停止。不久,云开雾散,天气又渐渐开朗起来。

  后记者从宣汉县气象局获悉,昨日下午的冰雹仅限于该县县城和县城北边部分乡镇,整个时间前后加在一起最多5分钟,最大的冰雹直径近1厘米。是否造成损失,目前还没有接到各乡镇报告。

  □气象专家答疑

  全球变暖招来冬季冰雹

  “这是宣汉县有气象记录以来在11月份发生的首次冰雹天气。”宣汉县气象局局长朱平说。这一异常天气现象也引起了四川省气象局高度关注,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省气象台副台长冯汉中对此作出解释。

  据了解,冰雹形成需要空气中有丰富的水汽,空气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四川冰雹天气通常出现在4月到5月。“水汽要在0℃以上才能凝结成冰,上升气流越强,冰核累积越大,最终降落形成冰雹。冬季上升气流不强,水汽多形成雪花、冰晶等状况。”省气象台副台长冯汉中解释说,“11月四川出现冰雹,十分异常。”

  据气象观测资料显示,26日下午15时,宣汉县气温为17.2℃,比周边地区偏高2℃。“17.2℃相当于宣汉县4月下旬、10月上旬的温度,比常年偏高6.4℃,空气热力运动条件充沛,加之宣汉县相对湿度较高,因此形成冰雹天气。”马振峰解释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背离常规的异常天气现象将会越来越多。”

  张崇耀 记者 舒张惠 李罡 陈章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