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27日 ] -- 要闻 -- 版次:[ 002 ]
意义
降息重拳意在强力拉动内需
2008-11-27

漫画杨仕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此大幅降息首先说明央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非常谨慎,中国国内经济下滑的问题必须正视。同时,也表明央行试图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来配合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

  体现“保增长”决心

  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认为,近期我国高频率出台货币政策,切实表明现在全国是在“共度时艰”,重在解决防止经济下滑的重大问题。而如此大幅度的降息,表明央行遏制经济下滑的决心。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金融危机正逐步蔓延到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国内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GDP增速自去年以来已连续5个季度出现回落。同时,作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反映企业活跃度的10月末M1(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跌至9%以下,为近年来最低。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在发达经济体不断陷入衰退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经济是否出现大起大落有所担心,而此次调整就是在向市场传递国家保增长的决心。”专家介绍说,从金融理论上讲,贷款利率的下调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用资成本;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则有助于向银行释放更多流动性。二者相搭配,将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一些国家已经出现的信贷紧张和生产紧缩问题。

  有利中小企业、农业

  与此同时,由于与以往相比此次货币政策属于非对称调整,还将有利于为今后经济平稳发展夯实基础。

  根据央行的公告,自12月5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实行差别调整,其中工商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中小型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则下调2个百分点。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专家认为,除了政策力度大之外,此次政策调整的另一特点就是不对称调整,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别调整,对中小企业、农业等给予更多的关注。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一些企业因缺少资金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经营困难。由于中小企业吸呐了社会90%以上的就业,因此,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将给社会就业带来更大压力。而农业生产事关几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此次政策调整体现出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农业生产倾斜的意图。

  “这次货币政策的非对称调整与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出台的十项措施相协调,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了夯实基础、保障民生。”张斌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