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27日 ] -- 要闻 -- 版次:[ 002 ]
观点
2008-11-27

  观点

  乐观派

  影响将会非常积极

  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翔表示,本次降息幅度超出预期,意义非常重大,这说明央行态度发生了转折。而前期的财政政策也是超预期的,此次货币政策与之互补,对经济的发展作用不言而喻。对于银行板块,由于活期存款利率也下调了,对银行的负面影响降低了,总的来说,此次降息影响非常积极。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杨青丽称,降息预期很早就有了,存款准备金的降幅在预期内,杨青丽称,对银行来说,降息也算偏利好。“因为活期存款利率也大幅下调,利差的缩小是有限的。”

  谨慎派

  具体效果有待观察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此次降息力度巨大,主管部门出手快、出手重,这意味着主管部门以前警惕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要刺激消费了。从实际情况看,按目前的利率水平,通过调整后,等于是银行存款的收益率降低了30%左右,钱存银行收益低了,有部分资金自然就愿意进入市场了,目前全国居民存款高达20万亿,如此巨额的资金如能部分进入消费领域,对经济整体拉动巨大。

  但对此次降息能否直接让整体经济重拾信心,潘石屹表示谨慎,“此次金融风暴影响非常之大,对经济不是头疼感冒那样的轻度影响,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方案,但具体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

  保守派

  频繁降息操之过急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表示,央行连续大幅降息可能会传出市场不行了的信号。“现在央行频繁降息有点操之过急,现在中国的通货膨胀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开始预防通货紧缩。”谭雅玲说,最近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滑和美元的强劲回升,使得国内通货膨胀的外部因素得以缓解,“这些还很难说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解决。”谭雅玲表示,她认为美元现在对欧元已经展现出贬值的趋势,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将会再次加大国内通胀的压力。她认为中国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更需要的是汇率政策,应该通过汇率制度来救市,减缓人民币升值,挽救中国的实体经济。

  本组稿件综合本报记者 郑常莉、新华社、《京华时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