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27日 ] -- 要闻 -- 版次:[ 002 ]
狠抓项目必须落实
——三论加快重建和促进增长
2008-11-27

  □四川日报评论员

  加快灾后重建、促进经济增长,项目是支撑。只有抓住项目,才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抓住项目,争分夺秒加快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苗头。全省各地各部门必须抓好项目,抓好落实,往前赶,共同推,快见效,以实际行动加快重建和促进增长。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10项措施。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大局,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推出11项强力措施,提出力争到2010年完成投资3万亿元,也就是说,明后两年平均每个月要投入1000亿元,这在我省建设史上是空前的。面对难得的机遇、空前的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加快重建还是促进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就是项目。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无论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历史经验,还是我国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功实践,都证明了项目的巨大作用。在加快重建和促进增长的关键时刻,考量各地各部门科学发展理念和能力的试金石,就是抓项目的态度、力度和成效。我们应形成这样的共识:抓项目就是抓民生、抓发展;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加快重建和促进增长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按照省委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扣加快重建和促进增长,用好“两个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强化“三个全面推动”,抓紧“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即抓紧灾后重建项目的启动和建设,抓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抓紧优势产业项目建设,抓紧农田水利建设,抓紧承接产业转移,抓紧恢复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抓紧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抓紧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快速而有效地推进这些重点工作,核心在项目,关键在落实。

  项目从哪里找?中央和省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系列措施中蕴涵的项目十分丰富,已建和将建项目的上下游关联配套延伸项目更多。在国家出台10项措施、今后两年多时间内投资4万亿元强力撬动内需的“总盘子”里,灾区恢复重建是重要内容,作为主震区的四川,承担着促进全国发展强大引擎的使命。站在这一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项目、抓项目,空间更为广阔。我们要打好 “重建牌”、“发展牌”、“合作牌”,开展“大招商”,争取更大支持,储备更多项目,赢得更大主动。

  抓项目,务必加快。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省区市你追我赶、加紧行动的形势下,我们无论哪个部门、哪个市州,都不能坐而论道,不能因手上有了几个项目就沾沾自喜。要争分夺秒,加大项目工作力度,深化项目工作深度,加快各类重建规划出台,加快项目论证和审批,具备条件的项目要抓紧开工,已经开工的项目要尽快投产,要抓紧储备后续项目,动态充实完善项目库,使项目前期工作真正走在前头。

  抓项目,务必求实。所有的投资要逐一分解到项目上,责任要落实在人头上。所有项目建设,从立项到施工要实行业主责任制,以确保进度和质量。要着力抓好筹资,一方面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保障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筹集资金,除争取国家和对口省市支持外,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投入,大量吸收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要制订和完善相关措施,及时解决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问题。

  加快重建和促进增长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获得更多更大的项目必须打破常规,争取主动。各地各部门要以非常时刻非常之举、关键时期超常工作来抓好当前,谋划明年,迅速在全省掀起项目建设的高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