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现场 “还没来得及下车就被撞了” 昨日早上7点过,成绵广高速路的部分收费站因雾关闭。张维国驾驶一辆甘A牌照的液化石油气罐车开往成都。前方的雾越来越浓,突然前面有车发生了碰撞,张维国赶紧停车,“刚下车,一辆陕A牌照货车就从后面飞驰而来。”货车紧急左转,一头撞到了绿化带护栏上,货车右侧驾驶室几乎撞没了。这时,一辆陕D车牌的油罐车又撞到了陕A牌照货车车尾。司机张晓军说,“雾太大了,我紧急刹车后,还没来得及下车,就被后面的来车撞得往前猛冲。”所幸油罐车没有发生爆炸,他和同伴也都没受伤。 紧接着,豫H72297牌照大货车又撞上油罐车尾,整个驾驶室都凹了进去,大货车司机和后排座椅上的男子,都已停止了呼吸。消防人员发现油罐车轻微泄漏,三辆石油运输车中午赶到现场,转运油罐车石油。救援人员一边向油罐车洒水,一边用拖车将大货车拖离。 祸起“坨坨雾”多是货车遭殃 成绵高速交警介绍,事发时,成绵高速公路能见度不足50米,发生车祸的路段属于成绵高速的低洼地带,空气相对潮湿,经常会发生坨坨雾,而且雾气较其他地段更浓。交警初步分析,可能因为能见度太差,所以接二连三发生追尾。在遭遇事故的车辆中,以大货车居多。据高速交警统计,在这4公里路段上,昨天大约20辆车发生追尾。在这起追尾事故中,两人死亡,广汉市人民医院和德阳市人民医院接到20多位伤者。 记者调查 逢雾必堵高速路路况发布渠道少 高速路入口提示屏作用有限 追尾事故后,成绵高速收费站全线关闭。沿途各收费站外汽车堵成长龙,“车都开到高速公路路口才知道高速公路已经关闭,想调头已经来不及,只有堵在这里等。”市民张毅坐在驾驶室里很无助。 记者了解到,高速公路入口逢雾必堵似乎成了普遍现象。张毅说,高速路入口和路上设置的可变情报板显然不能起到提醒作用,“到了才知道大雾封路,提醒也没用。” 市民建议出城路口设提示屏 导致高速公路临时关闭的突发性情况较多,首先是雨、雾、雪等特殊天气,其次是严重车祸影响道路安全,还有高速公路施工作业等。省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可拨打高速公路服务热线“12122”提前了解路况,一旦发生高速公路关闭,他们会在10分钟内通过电台和网站发布。但许多开车的市民还不熟知“12122”这个热线,大多市民也认为电台和网站的信息发布有限,他们建议相关部门应在出城的主要路口设置电子发布屏,比如在二环路、三环路各主要路口。 成都市交委一负责人称,目前市区已在玉带桥路口、浆洗街与电信路交界路口、小南街与蜀都大道交界路口、新南门与滨江路交界路口安装了LED交通信息发布屏,但仅限于发布前方道路路况信息。按照规划,今后市区将在出城主要路口设置电子发布屏,及时发布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路况信息。但该负责人坦言,这是长远规划,目前还不能实现。 应急预案 应对大雾实施三级交通管理 近年来,各条高速公路都纷纷制定了《高速公路雾天应急处置预案》,各高速公路在接到高速公路交警雾天交通管制指令后,将实施三级交通安全管理。一级交通安全管理:能见度大于100米小于200米时,在收费站口设置警示牌,利用可变情报板发布最新路况信息。二级交通安全管理:能见度大于50米小于100米时,在各收费站设置警示牌、反光桶,利用可变情报板发布最新路况信息,严禁超宽、超载、超长及运输危险品车辆上路,对事故多发路段及特殊路段进行实时监控。三级交通安全管理:当能见度小于50米时,按高速公路交警指令关闭道路,为滞留人员设置引导标志,利用可变情报板发布最新路况信息,十分钟内通过短信、交通网站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发布。 应对冰雪首次制定详细预案 今年冬天,除了可以预见的雾天外,由于气温将降低,成都公路很有可能首次面临冰雪天气。昨日,成都市交委一负责人透露,省交通部门已就冰雪天气对交通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待文件下发后,成都市将第一次专门就冰雪天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成温邛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一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在制定灾害天气应急预案时,也提出了冰雪天气的预案,但从未实际使用过,今年他们做好了准备,比如组织路政沿路查看,对路面冰雪进行撒盐等。 记者李东阳朱丹摄影杨涛 □交警提醒: 遇大雾应尽快离开高速路 昨晚7时,记者再次与高速交警取得联系时,得知救援工作已全部结束,成绵高速逐步恢复了畅通。但昨日下午6时,当记者从现场返回成都时,发现沿途又起雾了,能见度也逐渐降低。高速交警提醒,雾天驾车,请一定要注意控制车速,最好不走高速公路,已经上了高速路的车辆,应尽快从最近的收费站驶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