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版:证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24日 ] -- 证券 -- 版次:[ 016 ]
□专家论点
高善文:有必要考虑熊市是否已经结束
2008-11-24

  □专家论点

  高善文:有必要考虑熊市是否已经结束

  在未来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流动性供求反转的出现,市场估值中枢所承受的压力将会消失,并可能逐步向上修正。在悲观的预期下,市场未来的走向将主要取决于两项因素的消长,即流动性推动市场上涨与基本面弱于预期造成的市场下跌力量之间的相对平衡。以此为基础看,合理的推测至少应该是:绝大多数股票同时下跌的过程应该正在结束,并逐步让位于个股之间涨跌并呈的局面。

  政策将逐步发生作用

  从基本面因素看,经济下降和企业盈利面临压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能够、以及何时能够实现经济局面的稳定。这当然与经济的基本状况以及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能力密切相关。我们的看法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即使足够地及时有力,也不太可能扭转经济下降的基本趋势——这是由更基本的周期性力量所决定的——但宏观经济政策确实有可能避免经济的下降幅度太深或调整的时间太长。我们认为政府拥有足够的财政资源至少在1-2年内将经济增长率稳定在8-9%之间的水平,尽管未来两个季度内经济继续下降难以避免,但增长率——从而企业的盈利增长——在明年下半年确实可能稳定下来;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考虑到银行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现状,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仍然具有很大的放松空间,并且这种放松能够逐步发生作用。

  中长期趋势依旧向好

  在中期内,比如2-3年内,经济的稳定和恢复将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情况,尽管这一市场目前的情况仍然在恶化,但足够力度的降息以及经济的自然增长有望使得这一市场在财政政策的支持力量弱化之前完成调整。

  从更长的时间来看问题,经济调整的完成需要全面清除本轮扩张过程中所形成的过剩,并实现出口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等的必要转型,这也许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并存在许多的未知因素。但中国目前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压力、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所提供的追赶空间、以及过去三十年的历史经验所显示的中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愿意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的精神等都使得我们对于经济的长期调整和增长前景抱有合理的信心——应该承认这并非基于严密的经济逻辑,而是更多基于对自由市场制度的信仰。

  政府有能力遏制下滑

  从最近的政策举措来看,政府对经济目前的问题应该具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这无疑避免了进一步政策失误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从政府可以动员的财政资源看,并结合银行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来推断,政府应该有能力逐步遏制经济的下滑态势,尽管这还需要一段时间;从2-3年的时间来看,通过足够力度的降息、其他支持性政策以及国民收入水平的自然增长,房地产市场逐步解冻并恢复正常也完全可能实现。

  以这样的对基本面因素的判断为基础,并结合流动性供求变化转折的背景来看,在承认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市场参与者可能有必要开始考虑“熊市是否已经结束”的问题;至少对于长线的投资者而言,目前的市场也许已经提供了比较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安信证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