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土的宋代阿育王塔昨日成功被“请出”铁函,专家称该塔当属世界之最
经过100多天准备,位于南京的宋代著名佛寺长干寺地宫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昨天下午被“请出”铁函。根据X光检测显示,备受关注的“佛顶真骨”等碑文记载的圣物以及“金棺银椁”等,很可能都在塔内。
[请塔]
“蒸锅提碗法”请出997岁精美宝塔
塔和铁函之间原本是没有缝隙的。虽说昨天是塔王出函的日子,但这个“分娩”的过程其实非常漫长,方案做了三个月,试验了近40次。考古专家们最终选择了设计精密抓钩的方案,这个方案类似于家里在锅中蒸东西时,提碗用的四爪工具,提吊时,再用绳子穿过阿育王塔的底部,由升降滑轮慢慢提起。
南京晨光厂和南京市博物馆的专家们当上了“助产师”,不仅给塔“打B超”、取“羊水”分析,还专门发明了助产设备。下午2点多,“助产师”们就进库房了。
2天,抠出50毫米缝隙
实施间不足20平方米的库房内,安放了各种设备,库房的天花板上的木板也被取下6格,一个葫芦从天花板一直架到铁函上部。铁函的两面都挂着两匹长6米宽1米的红布。
18日,一号机械手就已经顺着塔王和铁函之间的缝隙,从四壁深入到塔王的底部,像手一样一点点寻找到塔和函之间的空隙。最终成功找到了20毫米的间隙。19日,“助产师”们借用提升工装才使得塔王和铁函之间的缝隙达到50毫米。
28分钟,停住呼吸请出塔王
为了防止“塔王”受伤,库房内采用的是冷光源,没有紫外线;同时,防止工作人员的呼吸影响到塔王的安全,现场取塔人员都戴着口罩。取塔的时候,有4位专家动手作业,文保专家汪桔生则坐镇指挥。
只见汪桔生戴着白手套的手往上抬了抬,四位操作手就开始吊塔了。伴随着“咕噜咕噜”的声音,塔王一点点从函里出来,但塔王最上面的圆珠冒出来的时候,汪桔生的手突然示意停。现场大家都不敢呼吸。专家解释,停下来的原因是要纠正着力点。取塔的过程就这么取取停停,大家大气都不敢出。
28分钟之后,塔王已经稳稳站在铁函的口上,接着它被放置在一块准备好的平板上。当专家们剪掉保护兜底的红绸时,一座金光闪闪的宝塔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虽然5重相轮有3重已经损坏(可以看出其为银片圈成),塔身有一面的银皮有部分脱落,但997岁高龄的阿育王塔看起来仍然很新。塔体总高1.1米,边长48厘米。
[解塔]
七宝阿育王塔凭什么是塔中之王
结构木胎银身鎏金世界之最
阿育王塔由三部分相互叠置而成,自下而上分别是:塔基、塔身和塔刹。这个三部分结构,虽然与雷峰塔下的地宫的金涂塔等舍利塔毫无二致,但是考虑到它除了金属外壳、内部还有木胎的情况,举世无双,而且体量巨大,当属世界之最。
图案超过100个精美人像
根据初步统计,阿育王塔上仅单体的小佛像、菩萨像就有56个,这还不包括塔身中间图案上的人物以及山花蕉叶上的人物。如果加上20多幅故事图画上的人物,阿育王塔佛像人物像共超过了100个,世所罕见。
文字首次汉字讲述佛经故事
阿育王塔上还遍布雕刻精美的文字。文字有两种,梵文和中文。梵文位于塔身的顶部,刻有中文的地方基本都在塔身上。分为两处,一处位于佛本生故事图案的正下方,用两行(自上而下、再自右向左)书写了故事内容(首次在阿育王塔上出现)以及供养人的身份名字。
珠宝塔身超过350颗珠宝
在阿育王塔上,还分布有许许多多的珠宝。这些珠宝均是镶嵌在塔身各处的,除了塔刹、山花蕉叶到处都有,一些因为时间太久已经脱落。据考古队相关人士介绍,仅他们在铁函内找到的散落珠宝就有100多颗。而全部珠宝至少有350个以上。
工艺扬州金银匠巧手制作
整座阿育王塔采用了捶揲、錾刻、焊接、铆接、镶嵌等多种加工、装饰技术,显示了宋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更大大区别于国内目前发现的所有舍利塔。
塔身上经常能看到“扬州字样”。市博物馆考古部专家认为,扬州从唐宋以来一直是中国金银器加工业的老大,因此这座精美绝伦的七宝阿育王塔,毫无疑问是定制于扬州。
[问塔]塔王为啥受了伤?
答案:成也水,败也水
在连接圆珠的部分,外面的银皮已经脱落,考古专家们用布把它包裹了起来。而上面的五个相轮,从第三个开始,已经脱落了。塔身部分,可以看到铆钉已经松动了,表面出现了起翘的现象。考古专家们已经尽量模拟地宫环境,确保塔王的安全。为啥塔王还是受伤了呢?专家认为:塔王在水里浸泡千年,这些水让塔王能够完好无损。但是,塔王脱离了地宫环境,铁函内的水让塔王里面的木胎吸足了水份,木胎膨胀了,木头的膨胀让外面的银皮有点受伤了,所以导致铆钉松动,塔王表面起翘。
如何保护塔王?
答案:玻璃塔罩成新家
博物馆已专门定做了一个与宝塔尺寸高度相近,且是恒温恒湿的容器,宝塔取出后会直接保存在这个塔罩中,让其处于恒定的环境内。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介绍说,容器全部由有机玻璃制作,曾圆柱型,上面的盖子是密封的,下面的底盖带有滚轮能活动,或者随意抽出。“这个底盖还有个细节设计得非常到位。”祁海宁说道,“在底盖上面还有一层板子,也是可以活动的,但不能移动,只能转动,这是为了以后技术人员修复宝塔时考虑的,关上底盖后,就会往容器内注入惰性气体,从而保证宝塔不被氧化”。
“塔王”会打开吗?
答案:暂时不会打开
“塔王”请出来之后,如何安置它也是很多人关心的。南京市文物局文管办主任曹志君表示,阿育王塔出函之后,会放在一个真空的容器内进行修复,但至于宝塔是不是要打开,把里面珍贵的佛祖舍利取出来,曹志君说,这要征求国家文物局和宗教部门的意见,听取专家的意见再决定。
□相关传说
“佛顶真骨”
所谓的“佛顶真骨”,是指佛祖释迦牟尼的头顶骨舍利。相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在印度拘尸那揭城郊娑罗树下圆寂,遗体火化后共得84000颗真身舍利。其中19份传入中土,并在东汉桓帝的资助下,在全国设立19座舍利宝塔。
迄今的考古发掘中佛祖舍利时有发现,例如1987年陕西法门寺出土四枚舍利震惊中外,其中一枚被认为是佛祖中指“灵骨”,而另外三枚则为人造的“影骨”,不过“佛顶真骨”一直未见影踪。
“阿育王塔”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之一,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生活的时代距今约2200年。阿育王前半生曾噬杀无度,后来他皈依佛教,并派出佛教的传道团体到许多国家。传说他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佛舍利,其中中国有19座,而北宋长干寺就是其中的第二座。
本组稿件据《现代快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