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都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23日 ] -- 都市 -- 版次:[ 006 ]
八哥漫天飞 居民以为公园鸟“越狱”
2008-11-23

  昨日,在成都市五桂桥东桂村的拆迁工地上,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上千只黑八哥,成群结对盘旋在工地上空(上图)。当地居民担心,这些八哥可能是从附近“鸟语林”逃出,但鸟语林工作人员说,近期林内没有八哥“越狱”事件发生,很有可能是几年前离开的八哥在野外繁殖后产下的后代。

  昨日上午十点,五桂桥东桂村一片废弃的拆迁工地上,成百上千只八哥成群结队地停在拆迁工地中一个输电塔上,“啊啊”叫个不停。虽然废弃的工地四周杂草丛生,布满垃圾,但八哥们并不嫌弃,扑闪着翅膀在垃圾堆间觅食。其后又集体飞到附近的树上栖息。

  “以前也见过,但今年特别多。”面对眼前停满的八哥,当地居民令清松说,入冬以后,停在垃圾场上的八哥数量多得吓人,而且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推测,可能是附近塔子山公园“鸟语林”的八哥集体“越狱”了。

  对于居民的说法,“鸟云林”一位徐姓负责人说,几年前刮大风,鸟语林上悬挂的鸟网被吹破。当时有不少黑八哥从破网中飞走。由于八哥的繁殖力比较强,所以不排除附近居民见到的八哥,是那些“越狱”八哥繁衍下来的后代。

  “八哥喜食蚊蝇,所以停留在垃圾场附近很正常。”西华师范大学鸟类专家郭延蜀教授说,入冬以来野外蚊蝇减少,垃圾场成为八哥觅食的好去处。而八哥有群居习性,因而会在食物丰产地大量出现。郭延蜀说,由于人为过度捕杀和滥用剧毒农药,上世纪80年代,四川野生八哥数量一度锐减。而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善,八哥种群数量开始恢复。

  记者余行实习生胡沛摄影报道

  报料人:刘先生线索奖:50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