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河南偃师市因为在环境上违法问题突出,戴上“区域限批”的帽子。这个帽子让管辖偃师的洛阳“异常生气”。偃师是洛阳县域经济中的排头兵,目前国家正在鼓励各地加大投资力度,从资金与政策上支持,偃师却因小失大,面临着与良好机遇擦肩而过的危险。为此,一系列官员的“乌纱帽”应声落地。 一盆凉水环保出事副市长被停职 11月12日,河南省环保局开出罚单:省环保局在不久前开展的环境监督检查中,发现偃师出现3起严重环境违法案件,从当天起,偃师被省环保局执行区域限批,所有新建项目一律暂停审批。 当天下午,洛阳也召开会议,对偃师区域限批一事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责成偃师市委、市政府、市环保局党组作出深刻检查;偃师主管副市长停职,待进行责任调查后,再作进一步处理;责成偃师市委、市政府免去偃师市环保局局长、主管副局长职务。 会议还责成偃师市纪检委、监察局会同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区域限批成因和所有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责任调查,并提出正式责任追究意见。 此消息一出,在洛阳官场引起巨大震动。 一脸无奈偃师环保局感觉很意外 14日,偃师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王韶峰满脸疲惫,坐在办公桌旁整理一份汇报文件,桌上摆放着即将呈送上级的检查和下一步整改方案。“我都4天没睡觉了,这些天忙得连轴转。”王韶峰说,环保局遭此大事,许多事情需要整理汇报。他解释,这是因为事情出来后,洛阳和偃师相继成立调查组,事情正在调查中。 说到这次被区域限批,王韶峰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些年偃师市的环保工作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每年投入都有几百万元,环境比四五年前变化大多了。现在因为这几件事,偃师被扣上区域限批的帽子,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偃师此次“戴帽”的具体事件是:偃师辉煌碳素厂擅自违法扩建,超标排污;庞村镇5家小树脂厂违法建设,违法排污;府店镇唐窑村附近存在非法炸山取石现象,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一种猜测采石可能危及少林寺 采访中,有人说,偃师此次被重拳击中,很大因素或许与当地对府店镇唐窑村采石场制止不力有关。 唐窑村位于登封与偃师交界处的嵩山脚下。虽然紧邻少林,但一直以来这里走的是开山炸石、烧炼石灰的路子。14日下午,记者来到唐窑村附近,山路泥泞,村庄对面的山体遍布深坑大洞,触目所及,凡有岩石裸露处必是采石场。一王姓村民说,现在采石场都停工了,因为“这段时间查得紧,听说有领导因为炸石头受处分了”。 今年4月媒体报道,当时唐窑采石极其疯狂,原先在路边开采,后转移到大山深处。为加快开采进度,他们采取炸山取石法,种植的松柏等树木因为开采而被毁掉。采石场不断推进,有的距少林寺景区达摩洞不足千米。少林寺景区一负责人曾抱怨,少林寺现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代表,为保护好少林文化和周边生态环境,景区先后投入了3亿多元资金。但对少林寺山后的非法开山炸石活动,景区却无法控制,因为它不属于登封管辖。 2007年1月,建设部曾对嵩山风景名胜区违法违规开山炸石问题进行过通报,当地政府也作出了全部拆除违章建筑、取缔采石场、外迁石材加工点的决定。但一年多过去了,这一违法行为仍没有得到禁止。 一项警示项目不能触环保底线 偃师因环保出现问题,一些官员被问责,也引起河南省环保局的关注。省环保局宣教中心一负责人说,区域限批是环保部门在环境执法无力状态下采取的非常之举,乱采乱挖属于典型破坏生态,不仅是因为唐窑村靠近少林寺就执行得严格一些,只要存在环保违法问题,就应受到惩罚。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限批,希望地方政府明白,环保不仅是环保局一个部门的工作,还能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要让地方政府认识到一味上项目、不重视环境保护的错误发展观会带来什么后果。”据《河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