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20日 ] -- 要闻 -- 版次:[ 005 ]
龙潭总部城 科技创新“2+3”模式
2008-11-20

龙潭裕都总部基地效果图

龙潭新区区位图

  在这个片片红叶飘落,寒意渐浓,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的2008年初冬,成都市成华区龙潭总部城内却酝酿着浓浓的春意:在其独创的“2+3”模式引领下,龙潭总部城的创造者们正以昂扬的斗志,坚持梯度发展的三级总部战略,投身于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研发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事业中,在这场由科技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技术革命推动下,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成都总部经济发展新时代。西华大学数字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闵中华表示,成华区探索创新的总部经济“2+3”发展模式符合成华区“一轴四城一区三带”的城市和产业布局发展规划,不仅将助推核心竞争技术裂变产业集群,提高总部城的产业发展竞争力,而且还将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创。

  上篇

  龙潭总部经济 独创“2+3”模式

  顺势而为:龙潭总部城华丽转身

  作为成都老工业基地的成华区,发展工业经历了三步曲:从传统工业-都市工业-总部经济,每一步发展都是一场重大改革,一个重大突破。成华区地处成都市东郊,是国家“一五”期间布局的老工业基地,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不到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200多户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冶金工业为主体,多种行业并举、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2003年,成华人抓住东郊工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建立龙潭工业区,并将产业定位为以机械电子、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为主的都市工业。2007年3月,龙潭工业区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的规律,着眼于产业升级和辐射带动能力的提高,积极推动产业向集聚化、高级化方向发展,重新调整发展定位,将产业定位由原来的“都市工业”调整为“总部经济+都市工业”,着力打造总部经济,并定下了将龙潭工业区建设成为成都总部经济第一城的目标。2007年6月,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龙潭工业区人抢抓机遇,率先行动,从“先行”、“先试”两个方面广泛而深入地进行了机制、机制改革,探索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员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龙潭模式。2007年9月,龙潭工业区正式被市政府批准为“工业总部经济试验区”。

  探索发展:龙潭总部城独创“2+3”模式

  发展总部经济,没有任何成型的成功模式、成功经验可以借鉴。龙潭工业区人经科学决策,结合成都实际、成华实际,将产业发展、错位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技术创新,坚持产业革命,按照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促成了产业与总部经济的完全结合。就这样,一个全新的、成都龙潭工业所独创的“2+3”模式就诞生了。

  何为龙潭总部城“2+3”发展模式?成华区区委常委、成都市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主任张胜对此作出了详细阐述:根据“一轴四城一区三带”的城市和产业布局发展规划,“2”就是两大总部产业,即成都龙潭总部城着力打造的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两大产业;“3”就是三级总部发展战略,一级总部即拥有自己核心技术且在行业中处于领先、辐射带动作用的总部集群,二级总部即为一级总部配套或区域性、地方性龙头企业总部集群,三级总部即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载体,量身定做的综合总部集群。

  按照三级总部的发展规划,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区域总部企业及中小企业均能在龙潭总部城各得其所,“自由”发展。一、二、三级总部的研发、销售、结算、行政办公中心聚集于此,汇聚人力、智力、财力、决策能力,引发一场首脑风暴。同时,周边所有可控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能量在这里汇聚并产生聚化和极化效应,助推整个龙潭总部城以产业技术为支撑,引领总部经济新时代。

  下篇

  龙潭总部城“2+3”模式 核心竞争力无可替代

  理论上的创新,能否在实践的检验中获得认可呢?进入2008年后,成都龙潭总部经济试验区的“2+3”模式迎来了市场这块“试金石”的考验。在经历南方暴雪、汶川特大地震、世界金融危机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成都龙潭总部经济新城却“逆市飙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08年10月,龙潭总部经济新城共新引进项目126个(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20个),新开工项目28个,新建成项目20个,新投产项目18个,整个龙潭总部城呈现出了两大总部产业、三级总部齐头并进,飞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两大总部产业集群发展,积聚效应初显

  根据“一轴四城一区三带”的城市和产业布局发展规划,龙潭总部城围绕既定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产业,做大文章,引进了一大批国际、国内的龙头企业入驻,一条完整的、国际、国内领先的机械研发、电子信息研发总部集群已逐步形成。

  机械研发总部集群

  “现在龙潭总部城里已经形成了一条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机械研发产业链。”龙潭工业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这条产业链上已有中国二重国家工程中心、四川石油管理局装备制造总部等20余家总部企业入驻并顺利推进项目建设。中国二重国家工程中心,该项目隶属国家重点企业、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和最大的国防军工动员企业的二重集团,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65亩,入驻的是经国家五部委联合认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的工程实验室,投产后将达到10亿元的销售收入,预计5年内将达到20-25亿元的销售收入。伴随企业入驻的还有,研究国家受制于人的大型铸锻件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的重型机械设计研究院、从事大型铸锻件材料和大型铸锻件工艺研发的大型铸锻件研究所、以大飞机关键零部件研发为主,兼做支线飞机、大型运输机、战机关键零部件研制的大型模锻件研究所、研发以风力发电机齿轮增速箱、万向连轴器等大型传动件为核心产品的传动件研究所等10余家科研院所,一个以二重国家级工程中心为主轴的以机械制造研发总部为主的一级总部效应初显。

  四川石油管理局装备研发总部,该公司属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旗下的机械制造专业化集团公司之一,现拥有年产量达15000只牙轮钻头的生产线,并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指定为唯一钻头定点生产企业,其设计能力国内领先。随着科研总部的建成,该公司将研发一系列更加先进、实用的钻头,打造成石油装备制造产业的国内龙头企业。伴随企业入驻的还有中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锦程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等10余家工程机械勘察研发总部项目。另外,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拥有核心的研发技术服务力量,主要为其所属的蜀南气矿,乐山采气作业区等提供技术和管理等服务。

  电子信息研发总部集群

  “一个龙头企业的引入,就会引来一大批为它服务、配套的中小企业,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龙潭的电子信息产业也不例外。”昨日,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龙潭正在着力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链,力争培育出一条百亿甚至千亿级的产业链。目前,以航天通信总部城、美国倍科总部、和煌动漫软件产业园、西文科技总部城为主轴的20余家电子信息研发总部项目相继落户并加快建设。成都航天通信设备研发总部城,该公司的前身是原国营新兴仪器厂,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主要从事机载航空通信导航产品、武器发射营级通信指挥系统、航天用加固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多层精密印制电路板的生产制造。公司已被列入成都市高新企业,每年年产值近1亿元。项目建成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10余个科研所将入驻总部城。

  美国倍科检测认证实验室总部,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产品国际认证及检测的实验室,现址设在美国高科技中心硅谷,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北京、深圳、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建立了国内一流的检测实验室,现又将目光瞄准龙潭总部城,在龙潭总部城项目投资2.5亿元,占地35亩,修建美国倍科实验室西南区域总部。和煌动漫软件产业园,投资主体为四川和煌影视动画有限公司与四川西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影视动画制作及动漫、游戏软件开发的公司,拥有西南地区乃至国内影视动画界的优秀人才,涉足原创影视动画、2D动画、3D动画、网络动画、漫画、游戏及周边产品等影视动画产业开发领域。该项目在龙潭总部城投资2.4亿元,占地74亩,建动漫软件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汇聚几十家软件研发企业入驻。

  西文科技总部城,公司投资主体为四川西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依托西南财经大学雄厚的科研和技术背景,开拓创新,在财政、税务、工商、金融、保险等领域开发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配备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开发平台,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先后承接了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现有国内知名的经济专家和计算机技术专家,其中归国博士、博士后10余名,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0余名,工程师40余名。该项目在龙潭总部城投资5亿元,占地57亩,修建科研办公总部大楼,作为甲骨文西南片区软件研发基地。

  首推“三级”梯度总部结构模式,催生产业裂变效应

  “三级总部的规划,可以承接各种不同层次的总部企业栖身发展!”龙潭工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汇聚各类总部,使他们优化分层发展。

  根据“一轴四城一区三带”的城市和产业布局发展规划,龙潭总部城坚持打造自身特色和优势,通过发展“三级”企业总部,推进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梯度分层发展。一是引进中国二重总部城、和煌动漫产业园、航天通信总部城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级企业总部,占据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二是引进与一级总部关联和配套的中机工程勘察设计院、锦程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新筑路业有限公司等二级企业总部,使工业区核心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做强产业支撑;三是以龙潭裕都总部基地、浙江大厦总部基地、成都合众V谷总部基地、川晋总部基地、尚润国际总部基地为载体的引进商务、办公及成长型的三级企业总部,培育和壮大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增强工业区的“造血”功能,确保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上的每一次世界经济大萧条,都会迎来一次重大的产业技术革命。龙潭总部城在金融风暴肆虐,世界经济发展趋缓的大环境下,大力倡导产业技术革命,必将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换代,为成都经济注入新鲜活力。”著名经济学家张其佐对产业技术革命情有独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美国与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欧洲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电子技术等产业均将受到大冲击,势必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这种转移并不是单纯地将工厂搬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形势和资本对利润本能追求的双重驱使下,产业转移的核心必然会回到技术创新上来。”张其佐认为,这一次百年难遇的历史大机遇,谁抓住了产业技术革命的核心要领,在新技术、新产品领域内取得了重大突破,谁就将引领新时代经济的大发展。而龙潭总部经济新城的“2+3”模式,率先提出了科技创新,并在总部经济新城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产业技术革命,将技术升级、行业领先、新技术、新产品的设计、研发放在第一位,可谓是紧紧抓住了时代发展的大势,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记者 杨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