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居民购房意愿降至新低 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发布的《二○○八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商品房成交量大幅减少,房价开始下降。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增速明显放缓。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四亿平方米,同比下降百分之十四点九,比上年同期回落四十七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为一点六万亿元,同比下降百分之十五,比上年同期回落六十五点五个百分点。 北京:公积金贷款最高可达104万 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公积金贷款上限调整为80万元后,根据规定,享有3A信用等级的贷款人贷款额最高可上浮30%,因此符合相关条件的贷款人最高可贷到104万元。记者了解到,由于总额提高,公积金贷款取代商贷或组合贷成为最近购房人的新选择,本月以来,公积金贷款成交量约增长了10%。 上海:仍有15%-20%的调整空间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房产新政策的实施,促使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的量升价跌,并且这个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新普通住宅细则推出的作用下,上海楼市上周(11月10日-16日)终于出现了供、需两旺的局面。一些楼盘纷纷打折降价以达到普通住宅标准,在降价加降税的双重利好下,部分原本观望的购房者开始入市。与此同时,商品住宅(剔除动迁、配套房,下同)的平均成交价格也大幅回落7%。另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周,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比前一周增加了13%,连续两周实现环比增长,对应的代价是成交价的下跌。上周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下跌了7%,这得益于不少楼盘主动打出“降价牌”。业内人士指出,上海楼市仍有15%-20%的调整空间,2009年降价将成为上海楼市的“主旋律”。 深圳:新房成交量大幅上升 据深圳晚报报道11月1日,国家住房新政策正式实行,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统一下调到1%;同时,银行按揭首付和利率也作了相应调整。截至11月15日,深圳市11月新房成交量大幅上升,日均成交198套,创今年新高。专家称,现在市场回暖的条件已具备。 南京:卖地4块比同区域跌价四成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虽然地价缩水约四成,但17日下午南京的土地拍卖依然未能激起开发商的竞价热情——一场拍卖从开始到结束只持续了2分钟,4块地均以底价成交。南京市国土局上月中旬推出这4幅地块,当时正值南京推出20条救市新政刚半个月,销售量明显回升,推地被看作是楼市是否回暖的“试金石”,其中包含一块出让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的住宅地块。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09号公告”透露,此次推出的4块中有2块地价缩水约四成,其中被称为“大庄7号地”的仙林地块出让面积近16万平方米,拍卖底价为6.1亿元,楼面地价为3195元/平方米。 郑州:政府将买商品房用于“保障” 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河南省郑州市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房地产市场的举措,其中,被解读为“政府将买下部分空置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将郑州市政府抛上了风口浪尖。“政府不去建低成本的保障性住房,而是高价购买商品房,百姓的纳税钱就这样被倒给了开发商。”面对老百姓的指责,郑州市房管局副局长李保华解释:“这并不是新政策,而是已经开始了的对消化存量商品住房的有益尝试,量很小,价很低,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成本,不会对房价有影响。” 除署名外 本版均为陈羽啸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