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站北东街一建筑工地外,一段约30米的路面安置13条减速带,大小车辆经过此处,无不“蹦蹦跳跳”前行,擦挂、追尾等情况时常发生。昨日,市民发现部分减速带上铆钉松动,揭开减速带一侧,发现这密布的减速带下藏着一根根钢筋。 路长30米减速带有13条 昨天下午两点,记者在站北东街看到,这条原本四车道双向通行的马路上,靠近工地半侧已经被挡板圈了近30米长,挡板顶端安装有数个红色警示灯。附近商家说,最初马路那边有一堵围墙,将工地隔开,后来工地挖出地基后围墙就倒塌了,工地于是用挡板将半边马路围了起来,他们推断路基沉了,里面是在修路。昨天下午,记者在挡板内侧紧挨着马路中间的地方看见几间简易工棚,工棚的门前堆放着大堆木料及搭脚手架用的钢管等。而在挡板外侧近30米长的路段上,近六米宽路面平行排列着13条黑黄相间的减速带,每条相隔两三米远,远远看去,就像一组深色斑马线。 车辆颠簸司机像跨栏 “简直在练跨栏哦。”一面包车司机经过减速带时说。车辆通过减速带时,都尽量将速度降到最低,即使这样,车子还是被弄得“上蹿下跳”,颠簸不止,这30米的距离,司机们平均要花半分钟以上,还留下一连串“嘭嘭”的声响。路边摆小摊的吴女士说,5天前,一辆面包车没有冲过其中一条减速带,倒退回来与后方的电瓶车发生擦挂,好在双方“私了”,才没有造堵,“我骑货三轮都要站起来蹬,不然就只能人推过去。”“每隔几天就有车子追尾或擦挂。”据工地对面经营电子产品的黄女士说,技术欠佳的司机经常在这里熄火,往后一退就一屁股“坐”到后面车的车头上。 为防塌方马路暂封闭 “要限制车速,一两条减速带就足够。”附近商家对这密布的减速带充满疑惑。据工地劳务负责人潘夕远介绍,工地地基挖开后,在夏季雨水冲刷下,紧邻工地的路基部分地方空洞,工地围墙因此倒塌,围墙旁的一根电杆也斜了。他们将路面中空部分填好,用几个支架四面支撑起电杆,同时将路面围了起来,以防重型车辆碾压路面,造成路面下沉等安全隐患。工地门卫室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证实,发现安全隐患后,工地人员翻开马路人行道地砖扎下钢筋,牵引住对面马路下方,紧紧“抓”住路基,以防坍塌。“路垮了不得了!”这名工作人员说,13条减速带主要为了保护这些钢筋不受破坏,也为了减缓车速,防止交通事故。潘夕远表示,年底以前工地地基打牢、回填以后,路基安全隐患解除了,他们就会拆除挡板和减速带。 站北东街所属的双水碾街道办事处城管科一位姓景的工作人员说,该工地将马路围起来时已经征得街道办同意。“要是路基下沉了,就非常危险。”景说,工地紧邻马路,深达数十米的地基挖开后,直接威胁到马路安全,为防路面下沉,街道办同意工地将马路一边暂时封闭起来,等到地基修好、回填后,路面将恢复以前状态。 记者 江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