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14日 ] -- 国内 -- 版次:[ 006 ]
张海迪当选中残联主席
2008-11-14

邓朴方与张海迪交谈图据cnsphoto

  邓朴方当选中国残联名誉主席,张海迪表示绝不辜负重托

  昨天,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张海迪当选为第五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当选中国残联名誉主席。

  她是当时年轻人的榜样

  张海迪5岁时患上脊髓血管瘤,最终导致高位截瘫。在成长中,她一边与疾病抗争,一边自学小学、中学和大学课程以及英日德等多门外语。在随父母下放农村期间,她还自学了针灸、无线电修理技术,为当地老乡提供无偿帮助。

  上世纪80年代初,她的事迹经媒体宣传后为全国所了解,成为当时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张海迪也成为改革开放后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模范人物。张海迪和丈夫王佐良在1982年结婚。丈夫现在在山东师范大学从事翻译工作。

  大量精力放在创作上

  山东作家协会相关人员昨日表示,作为作协副主席,张海迪的威信很高。

  她虽然遭遇身体上的不幸,但一直保持乐观态度。虽然社会活动很多,但她仍把大量精力放在创作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作品推出,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她不愧是时代的楷模。”

  当选后将认真履行职责

  昨日,当选为新一届残联主席的张海迪仍住在北京京西宾馆,近日将离京回山东。记者多次拨打她的手机,但一直未有人接听。

  据介绍,此前作为中残联第四届主席团副主席,她只是在中残联有重大会议、活动时才会从山东赴京参加。中残联很多工作人员与她并未有太多接触。

  张海迪在当选中残联主席后表示,将认真履行职责,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不断开创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绝不会辜负8300万残疾人的重托。

  5岁残疾她自学走上文学路

  张海迪,1955年9月生于山东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因此没有上学。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1983年,张海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据新华社、《京华时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