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14日 ] -- 要闻 -- 版次:[ 005 ]
出资10万元 成华区政府请人告自己
2008-11-14

成华区政府大楼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汽配城被强制拆迁,成都市成华区政府愿补偿878万元,业主却认为至少得给两个亿,一场奇特的民告官随即展开

  这些天,古魁一直在等待一场奇特的民告官的审判结果,但官司输赢还未宣判。古魁告的是成都市成华区政府,这场官司是成华区政府出钱请他来告政府的。

  政府花10万元请人告自己

  “政府和法院商量,对他以免交诉讼费的方式给予帮助,引导他走司法程序”,“因为他自称没钱请律师,政府借钱给他作为律师启动费”。

  古魁没钱,成华区政府就借给了他10万元的律师启动费。上个月,双方在法庭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但之前,古魁称,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要和政府撕破脸皮、走上法庭。在他看来,“跟政府打官司是非常愚蠢的事”。之所以和成华区政府对簿公堂,用成华区政府新闻办一位负责人的话说是缘于“政府的积极引导”。

  2008年年初,成华区政府法律顾问李启军律师几次找到古魁,进行说服引导,希望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和政府的纠纷。接受采访时,李启军表示:这本是一个合理的建议,但古魁并不相信政府的诚意。他提出了三条意见:第一,他没有钱交上百万的诉讼费;第二,他也没钱请律师;第三,政府能否不干涉司法公正,他心存疑虑,他认定自己“肯定告不赢政府”。

  政府的大度令人意外。在一次区委书记的接待日上,区委书记当着众多职能部门领导的面,承诺政府要积极帮助古魁解决与政府的纠纷问题。政府方面称:古魁提出的经济困难可以帮忙解决,并且承诺绝不会妨碍司法公正,政府甚至建议古魁直接起诉到成都中院。

  政府没有失信。在李启军律师看来,政府的做法是仁至义尽了,“政府和法院商量,对他以免交诉讼费的方式给予帮助,引导他走司法程序”,“因为他自称没钱请律师,政府借钱给他作为律师启动费”。

  古魁证实了这一点。古魁将诉状交到成华区法院的时候,没有人要他交高达百

  万的诉讼费;成华区青龙街道办也确实借给了他10万元的律师启动费,借条尚在青龙街道办。

  古魁认定打官司打不赢政府

  半年的拉锯战,也慢慢消磨掉了古魁的耐心,他逐渐萌生出了一个可怕的想法:再谈不拢就和政府鱼死网破。

  2006年5月,古魁投资的将军汽配城被政府强制拆迁,他申请行政复议。同年8月,行政复议维持了强拆。此时,古魁认定“(打官司)打不赢政府”,遂放弃了走司法渠道解决与成华区政府的纠纷,而采取了非常举措。

  一开始,古魁频频找领导理论,从区委书记到区长,从副区长、国土局长到政法委的领导,得到的答复是“相信政府有诚信解决这个问题”。其间,身为四川省工商联汽车汽配行业协会副会长的古魁,也曾通过省工商联、省人大代表做工作,希望能尽快解决,却被一拖再拖,“该想的办法都想了,希望逐渐渺茫”,古魁认为“政府太欺负人”。

  建汽配城时,古魁借了上千万元的资金,汽配城被强拆后,古魁的日子并不好过:债台高筑,债主临门。半年的拉锯战,也慢慢消磨掉了古魁的耐心,他逐渐萌生出

  了一个可怕的想法:再谈不拢就和政府鱼死网破。

  强制拆迁引发的官民之争

  古魁被强拆的汽配城,政府愿意给的补偿是878万元,但他认为至少得给两个亿。这块地已经被开发成了房地产。

  后来,区委书记亲自召集了区长、常务副区长及国土分局、政法委、青龙街道办的领导开了协调会。会上,区委书记向古魁承诺:一定会公正地处理。

  古魁并不愿意和政府打官司,但政府委托法律顾问几次主动做他工作:希望寻求司法平台解决问题。古魁也觉得区委书记的话有道理:涉及到上亿的金额,哪个领导都不会轻易拍板,只有寻求第三方平台。古魁接受了诉讼的建议,遂有了免诉讼费和政府出律师费的罕见之举。

  古魁称:我现在就是一个刁民。古魁承认,尽管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政府带来威胁,但是成华区政府并没有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成华区政府新闻办的负责人表示,“政府是希望能和平解决纠纷”,但古魁并不领情,他认为“政府是怕了”。

  而在此之前,古魁并不是一个“刁民”。军人出身的古魁1974年就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曾任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是成华区工商联汽车汽配行业协会会长。古魁夫妇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成华区青龙乡创业。青龙街道办的武装部部长张富明与古魁打了十几年交道,在他看来,古魁完全是个勤俭节约、奉公守法的良民,“性格虽然有些固执,却很少与人争执。”5·12汶川地震后,古魁父子开着三菱越野车和装载机主动去彭州灾区救援。

  古魁的变化源于成华区政府的强制拆迁。古魁被强拆的汽配城,政府愿意给的补偿是878万元,但他认为至少得给两个亿。这块地已经被开发成了房地产,古魁还在等待法院的说法。

  这场强制拆迁发生于2006年。在接受采访时,成华区政府法律顾问李启军律师明确表示:古魁的将军汽配城属于“违法建筑”,其依据是“在集体土地上修建汽配商城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性质,是违法行为”。他认为强制拆除完全合法。但李启军并不能提供判定其违法的法律文件。事实上,成华区政府至今没有提供任何文件,以证明将军汽配城属于“违法建筑”。

  从文件上看,成华区对将军汽配城实施强制拆迁的依据是成华国土分局同年5月向古魁下达的“责令限期搬迁决定书”。决定书中,强拆的理由是:成华区对汽配城

  的拆迁补偿方案符合政策规定,属依法妥善补偿,如果汽配城不自行搬迁,将被强制搬迁。事实上,即便是在这份政府文件中,也没有称汽配城项目违法。

  在这一拆迁补偿方案中,将军汽配城的总补偿金额是878万元。古魁完全不能接受这一方案,“汽配城光工程造价在2003年就高达3000万元”。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古魁认为拆迁补偿应该按照城市拆迁补偿标准计算,而成华区政府则坚持认为该土地的补偿标准是按照集体土地来计算。

  古魁认为:成华区早在2001年就向国务院申请扩大城市规划,这一申请在2003年被批准,而且在2003年之后,将军汽配城也一直在扩建、营业,直至被强拆,所以成华区就应该按照城市拆迁的标准进行补偿。然而,成华区政府以不能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为由,拒绝按城市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赔付。

  古魁“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辛辛苦苦、白手起家的资产,在政府的强拆下说没就没了,而且还没个公道的说法。并不相信法律的古魁,随即走了一条非常之道。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古魁终究还是将解决问题之道回到了法律的平台上来,但他的心结并未解开,他说还不清楚法院会给出一个什么样的说法。

  《南方周末》记者孟登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