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今起推出“气象专家说‘冷冬’”系列报道,剖析灾区今冬气候,提供贴心建议 开栏语 省气象局昨日发布了今冬我省气候预测,预计今年将是“冷冬”。震后第一冬,灾区各地的气候将怎样?当地群众将怎样越冬?本报和省气象局独家合作,从今天起推出“气象专家说‘冷冬’”系列报道,邀请气象专家深入剖析灾区各地今冬气候,为群众提供最贴心的建议。 考验1:极低气温 最冷到-21.2℃今冬强降温幅度达20℃以上 考验2:冰冻天气 松潘最多达17天黑水、小金、理县、茂县10天以上 考验3:道路结冰 15天以上213、317国道,303、302省道 小金、松潘、黑水、茂县、理县、汶川,是汶川大地震海拔最高的六个灾区之一,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拥有众多风光旖旎的景区。这个冬天,想去四姑娘山、米亚罗旅游的朋友需要注意了,据冬季气候趋势预测,今冬上述灾区气温将偏低1℃左右,这让原本就寒冷的川西北高原更为寒冷。一旦气温降到-20℃,将给交通、电力以及食物供给等方面带来考验。 从历史气象资料来看,小金、松潘、黑水、茂县、理县、汶川往年冬天都比较冷,冬季平均气温0—4℃,比成都要冷2—6℃。如果这个差距你还没有概念的话,极端最低气温更能说明问题,成都历史上最低的气温曾经达到-4℃左右,而这六个高原灾区最冷的,曾冷到-21.2℃,最暖和的,也冷到了-8.6℃。 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说,冬季对这六个灾区考验最大的,是强降温和冰冻天气。冬季冷空气入侵频繁,最大降温幅度可达20℃以上,而且绝大多数降温天气伴有5级到8级以上大风,有时还会有雪暴,连续的降雪造成积雪过深,常常形成冰冻灾害。此外,冰冻天气发生频次也很高,持续时间较长,黑水、松潘、小金、理县、茂县平均冰冻天数在10天以上,松潘为最多达17天。 强降温天气会带来严寒,导致对取暖物资的大量需求。如果同时伴随有较强的降雨、降雪天气,则很可能由于道路结冰或者深厚积雪导致交通中断,经过灾区的213、317国道,303、302省道和其它乡村公路会出现15天以上的道路结冰。特别是海拔越高的地方,阴山公路结冰将更加突出。 马振峰建议说,当地交通部门要做好运输保障工作,电力通讯部门也应提前做好防范线路覆冰、通讯中断的工作。 灾区群众储备粮食和取暖设备非常重要,此外,在农牧区,要注意防范降雪天气造成的危害,注意人和牲畜的安全,尤其是老幼弱的牲畜,需要及早备足越冬的草料。建议位于高原地震灾区的华能、国电所属水电站,应根据冬季蓄水趋势预测,制定相应的蓄水发电方案,特别是在气象灾害发生时的预案,以保障紫坪铺电站在遭遇强降温、降雪、冰冻灾害时,能够安全生产。 记者李欣忆实习生罗丽娜 高原灾区降温幅度 地名 最大降温幅度(℃) 降温幅度年份 小金 -11.1 2006-02-17 茂县 -9.5 1996-02-18 松潘 -12.4 1966-02-12 汶川 -10.8 1996-02-19 理县 -9.9 1996-02-19 黑水 -8.8 1986-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