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蓝光地产率先响应“温暖全川行”冬衣助学行动,捐款近200万元帮助灾区学生越冬社会各界也纷纷响应
寒冬来了,灾区的学生们还缩在单薄的破旧衣服里避风。昨日,本报关于为灾区学生捐冬衣的倡议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昨日一早,蓝光地产率先响应,将拿出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个人捐款100万加上蓝光员工的近百万捐款,共同为灾区孩子购置过冬新衣,让孩子们能快乐、温暖地迎接新年。同时,本报开通的“温暖热线”028-86969110已接到数百个市民和单位的电话,纷纷要求加入本次活动。在看了本报报道后,团省委立即决定牵手成都慈善会、本报及蓝光地产,共同发起以帮助灾区孩子温暖过冬为主题的“温暖全川行冬衣助学”行动。
热线发烫
川渝各界人士积极参与
截至昨日下午6时许,本报“温暖热线”028-86969110已接到数百名市民和十多家企业、单位的捐款咨询电话,整个热线部一直响着市民关切的声音。
“我想给灾区学生捐100件毛衣、羽绒服、帽子和围巾……”家住成都市同仁路的市民李雨芳一早就打进了热线。她说,本报刊登的那些灾区学生照片让她感动不已,很想立即将冬衣送到孩子们手上。“你们什么时候出发?我想和你们一起去,我准备捐一万元给他们!”
成都市民刘先生也十分关注本报报道,表示到时一定要跟着前往灾区,亲手将衣物捐给孩子们。“我是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0810606班学生,你们今天的报道触动了我们班每个同学。”大学生刘吉吉林昨日下午也致电本报。他说,想到灾区孩子们在寒风中仍旧衣着单薄,他和同学们再也坐不住了。下午在辅导员蒋琳老师、年级长、班长的带领下,就本报报道召开专题班会。他们班同学决定,将尽自己的努力向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捐款,希望他们的绵薄之力能通过本报传递到灾区。
专访
蓝光地产总裁季斌
以积极态度和朴实心态回报信任
“企业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政府指导、社会支持和公众认可。蓝光地产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和朴实的心态参与公益事业,回报政府、社会和公众的信任,时刻恪守着一个企业公民应尽的责任,积极致力于助学、扶贫、赈灾、助孤等公益事业活动。多年来,蓝光向社会累计捐资、捐物价值超过7000万元,并以真诚和实在获得了客户认同及良好的社会声誉。”
昨日,蓝光地产总裁季斌代表蓝光所有员工,介绍了他们在汶川地震前后所作的工作,以及这次积极响应本报倡议的初衷。
持续关注灾区助学蓝光员工再捐近200万
季斌说,地震灾害发生后,蓝光在第一时间捐资1000万现金和100万瓶矿泉水,同时组织蓝光志愿者团队奔赴灾区第一线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整个震灾期间蓝光累计捐款1400余万元。灾区重建是个漫长过程,支援灾区也不应仅是一时激情,更需要长期持续关爱。在了解到灾区孩子过冬困难后,蓝光再次在第一时间行动了起来,会同团省委、成都慈善会和华西都市报为灾区送去温暖。
据悉,灾难发生后,蓝光除第一时间以公司名义捐赠1000万现金外,整个公司内部还积极组织了员工捐赠,筹得善款近200万元,其中公司杨铿主席个人捐款100万。公司决定:将员工捐募的近200万善款为灾区孩子购买17000余套御寒冬装。预计下周将把第一批冬装送抵灾区,让孩子们能暖和地度过冬天。
季斌说,阿坝州等灾区中也有不少蓝光前期捐资兴建的希望小学,他们计划在下一阶段对这些学校一一进行回访,了解孩子们现在的生活学习状况和需求,将通过结对子、志愿者支教及捐赠教学设备、用具和生活品等多种实际行动为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出点力。
回报四川骨肉同胞本土企业蓝光义不容辞
最近,房地产走进相对低迷的特殊时期。蓝光仍然持续地对公益事业和灾区重建保持着高度热情,这基于怎样的考虑呢?季斌说,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蓝光义不容辞。“更重要的是,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四川的父老乡亲给了我们最大支持和帮助,对他们,我们始终心存感激。”他说,尽管目前整个经济环境并不十分理想,但这与灾区同胞所受的苦难相比微不足道,在他们需要帮助时,蓝光必然挺身而出。
“我们也深知蓝光所做的这一切只能说是略尽绵薄之力,对灾区孩子的关爱需要更多人来参与。”季斌最后表示,他们很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正积极地投身到这项公益事业,同时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带动更多社会大众参与其中,让爱蔓延,温暖灾区。
地震摧不垮四川人的信心,寒冬更不可能将我们紧握的手分开。今天起,本报还将继续开通“温暖热线”028-86969110,市民、企业、单位可通过热线报名留下联系方式。同时,团省委、慈善会和蓝光地产将于本报共同促进首批近200万善款冬装的购置,尽快将温暖送进灾区。记者童星燕肖建实习生张丹摄影刘亮
响应成都慈善会相关负责人
步行捐来单笔最大捐款
昨日,成都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地震发生后,该会根据各区县受灾程度,第一时间向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和郫县等市(县)划拨了4000万元赈灾善款。近期,他们正为灾区学生过冬赶制1700套冬衣,帮扶“阳光育苗”项目中成绩优异、家庭贫困的学生。这次他们将积极参与本报“温暖全川行”活动。
听说本报刚发出倡议蓝光地产就积极响应,并立即拍板拿出近200万元赶制冬衣,该负责人有点吃惊:“5·12地震后,我们收到的第一笔捐款就来自蓝光,他们当场捐了1000万元,至今为止都是我们收到的单笔最大捐款,没想到这次他们反应还是那么快。”据他介绍,5月13日一大早,几个身穿西装的人就赶到慈善总会,将一张1000万元整的支票递给他。“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一定尽快捐给灾区人民。”当时,那几个人并没有说他们来自哪里,只是在支票上有“蓝光”两字。
后来,成都慈善会工作人员才了解到,蓝光地产在地震发生的当晚就召开了董事会,公司上下一致决定捐款1000万。次日一早,在交通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蓝光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就一起步行到慈善会捐款。“光从这两次捐款,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很有爱心,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他说,蓝光地产参与这次活动,不仅响应了政府号召,也是融合企业文化和慈善文化的具体行动,在本土企业中树立了标杆。
团省委副书记刘会英为温暖过冬尽一份力
帮助灾区群众温暖过冬是当前各级党政部门最为关心的事。今年冬季除攀枝花外,其他地震灾区气温将比往年普遍偏低。如何让灾区孩子在御寒能力相对较差的板房学校温暖地上课,已成为关注灾区、关心灾区较为急迫的事。
昨日,团省委副书记刘会英表示,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团省委先后开展了“孩子加油·关爱灾区孩子接力行动”“从头再来·灾区青年就业创业行动”等活动,为灾区筹集现金10亿6千多万,价值1489万元的物资。刘会英表示,现在天气已经转凉,地震灾区,特别是一些高寒地区的孩子特别需要过冬的冬衣和鞋子。据基层团委上报数据显示,仅广元灾区就需要防寒服9万套、冬鞋9万双。“我们参与发起‘温暖全川行’活动,一方面希望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为帮助灾区孩子温暖过冬尽一份力,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活动呼吁社会各界继续对灾区给予持续关注和支持。”
对蓝光地产率先响应本次行动,并拿出近200万元资金为灾区孩子购置冬衣,团省委副书记刘会英表示了感谢和敬佩。“蓝光作为一家本地房地产企业,在地震发生后,率先捐款1000万元,体现了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目前,在地震灾区面临温暖过冬的急迫关头,蓝光再次将关注目光投向地震灾区,其董事局主席个人捐款100万加上全体员工捐款近百万共计近200万帮助孩子们购置冬衣,更证明了蓝光集团一以贯之关注民生、关心社会公益的企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