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版:房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14日 ] -- 房产 -- 版次:[ 042 ]
龙争虎斗TOP50强
2008-11-14

    从上周起,“影响中国·2008华西都市报传媒大奖TOP50四川房地产综合实力排行榜”大型评选活动已经拉开大幕。在成功举办了四届后,TOP50排行榜已经成为省内房地产界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年度盛会,无论是外来品牌还是本土品牌,都欲在每年一度的TOP50排行榜中取得更耀眼的荣誉。在今年的TOP50排行榜评选活动中,“TOP50四川房地产综合实力排行榜”仍然是分量最重的一项,因此也最受开发商重视。我们仍将房企的50强排行榜分为外来品牌和本土品牌两大类,并列出候选企业名单。从下周起,TOP50排行榜评选活动将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进行投票,这两种方式的投票对最终评选结果的影响力将占到30%。

  一年一度的TOP50强近日拉开了帷幕。2008年对房地产来说,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年之前,房地产经历着急速发展带来的喜悦,各种资本其间都分享着一个行业发展的甜蜜果实。或许在此之前,这个行业还分不出好坏优劣,但2008年之后,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重新梳理2008年楼市大事件,每一个的背后都有一个品牌的故事,而每一个品牌都在2008年经历了烈火金刚般的锤炼。买房看品牌不再是一句口号,品牌、品质、责任……当这些关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时,我们看到了成都楼市真正品牌时代的彰显。作为西部最有价值的媒体平台,我们在这个时候挖掘和褒奖这些品牌,无疑是在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尽一份媒体人的责任,更是为今后老百姓买房提供一份指南——今后买房,就看50强。正是因为这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所以今年的TOP50强才大有看头,评选拉开各个开发企业已是剑拔弩张、悬念迭起——

  蓝光速度

  还有没有悬念?

  即使是5·12这样的特殊事件发生,蓝光依然能够保持其扩张和销售速度。在房管局的每月的销售冠军中,蓝光项目已经是熟面孔了。30多个亿元的销售额,对于成都大多数挣扎在几亿甚至几千万销售业绩的开发商来说,招来的不仅仅是艳羡。对于蓝光的研究,成都业界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但“蓝光速度”依然是一个大家都明白、但又不大明白的道理。

  毋庸置疑的是,从年初的回暖,到5·12后抢先安检,再到新政后降价安民,再到秋交会前提前的大团购拦截客户,蓝光的每一步都是有效的。当后来者纷纷效法之时,蓝光早已占了首轮先机,跳出市场,做壁上观。“每一次搅动了市场的是它,最先跳出来的也是它,关键每一次它都收获颇丰。每次几百套的客户抢夺实在让与他们狭路相逢的人感叹触觉不够灵敏,动作不够快。”一位刚刚在航空港与蓝光“阳光里”较量中吃了亏的开发商说道。

  但是,此时说蓝光问鼎还是言之过早。此前的“一些”谣言纠缠着蓝光。加之蓝光最近转战高端别墅物业,这样产品线转变对于一直以普通住宅为主的蓝光也是一大挑战。蓝光是否能继续商业到住宅的完美转身,是否能保住去年榜首,答案就在TOP50强的评选进程中。

  中海强势

  意欲收复失地?

  11月,中海城南一号携强势袭来,在城南高端物业展场掀起了一轮飓风。比起龙湖世纪峰景的雷声大雨点小,后动的城南一号显然先“声”夺人地抢得了成都高端物业的话语权。这不仅让人想起在去年的TOP50强的评选中,以为稳得四连冠的中海却在最后关头输在了扩张速度和购房者投票上。去年仅仅有3个项目在售的龙湖,在年末的一轮楼市话语权的抢夺中无一占据优势,而在2008年7盘联动和龙湖业主一浪高过一浪的“幸福龙民”的呼应中,苦心经营了成都8年的中海也马失前蹄。不过,痛失榜首的中海看起来并没有放弃的意思。从2008年以来不论是战略布局还是销售业绩都没有落人后。

  11月,中海城南一号的亮相,此子一落,业内人士无不惊叹,其城南战略布局的精妙今日得见。一位城南开发商表示,不论城南一号销售如何,但中海已然形成了兰庭、翠屏湾、城南一号三足鼎立、相互呼应、盘踞城南。其布局等于中海在城南拥有了高、中、低不同的产品线,对区域内其他产品形成了拦截之势,加之中海名城,中海能不能依靠城南布局抢回失去的头名,还要看接下来的动作。

  快意龙湖

  是否舞动江湖?

  一直刻意保持着和业界距离的龙湖,在成都经营时间虽不长,却赚下了不错的市场口碑。2007年手握7个项目的龙湖在成都是何等的风光。尤其是高调夺下了青城山、郫县土地后,龙湖敢于拿地的作为名动江湖。而在如此高调的背后,龙湖香港上市的计划若隐若现。

  2008年对于龙湖多少有些不顺。土地市场急转直下;5·12地震波及青城山板块;香港上市遇阻……对于一家民营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龙湖经历着来自土地市场、资本市场的多重历练。同样,2008年龙湖在成都或许也是真正展开了羽翼。一直以开发别墅独具匠心的龙湖来到成都数年终于在它擅长的别墅领域大展拳脚。长桥郡的开盘,市场传出了龙湖造千万豪宅,甩开成都现有别墅竞争格局,进入零竞争状态的断言。而如走马灯出现在长桥郡的成都地产老板的身影和他们频频下单的传言,也让龙湖用“别墅”这张王牌为自己挣回了面子。

  不过,除了长桥郡,龙湖2008年的其他项目表现就不那么鲜明了。是有心无力,还是韬光养晦?所有的未知数等TOP50强来一一揭晓。

  华润利剑

  继续悄然出鞘?

  2007年跃升为成都土地储备量榜首的华润置地在2008年三个项目全面发力。华润终于在2008年有了“赤膊上阵”的大胆之举。在凤凰城与兰庭的遭遇战中;在二十四城与建设路板块拼抢中;在翡翠城与橡树林等周边中小项目的缠斗中,华润置地不再有温文尔雅的气质。而翡翠城在二手房市场的坚挺也让翡翠城4期的在售房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价格战日益惨烈的成都楼市,翡翠城依然保持着“高价值”的尊严。连购房者也不得不感叹,一边抱怨着华润的高房价,还要一边心底暗自高兴华润物业的保值。

  但另一方面,华润也有所保留。在城西郫县竞拍的项目“按兵不动”。后拍的龙湖已经抢先入市,而它却还“埋头苦干”誓言成现再战。不知道是有意避让龙湖风头,还是留作明年的秘密武器?如果真的如此,华润利剑是否能在今年出鞘?而华润一贯的稳健作风在如今风云变幻的市场又能不能继续保持呢?或许,对于榜首的争夺,华润置地也有着自己的图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6年翡翠城,利剑一出,东湖片区无人出其右。在TOP50强迎来第五年时,耐力好的华润置地会不会杀出重围,还是一个未知数。

  内敛万科

  不愿抛头露面?

  2008年的TOP强中,万科是否参与远比万科的排名更令人期待。对于2008年一直处在风头浪尖的万科,大家都有些审美疲劳了。但是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万科对大势的准确研判,对市场的把握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2008年最先打响价格战的万科成功地在微寒的初春得到了第一轮的收获,青年置业者计划精确制导地抓住了新一轮市场的主流——刚性需求,为成都楼市2008年的市场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2008年的成都万科势力也不容小觑:城东、城北、城西全面开花,G2、西岭两条高端产品线突入市场,让成都人真正见识了万科的研发能力。

  但是,一场地震引发的万科“捐款门”波及全国,自此万科开始了对外的封口。不发言,不参加任何活动……万科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让公众忘记自己。但是作为价格战的引火线,万科难以独善其身,来自业内、业外的褒贬纠缠着万科。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不能抹杀万科对于这个行业、对于社会的贡献。那些因为万科而买到了一套高性价比房屋的首次置业者,那些因为万科援建而可以迅速重建家园的灾区群众……他们都见证了万科的品牌与责任。一个王石并不能代表万科的所有,万科的成败只有市场和购房者可以决定。但愿2008年有着百般精彩的万科不会缺席TOP50强这场成都楼市主流价值的评选。

  群雄逐鹿

  黑马频频杀入

  之所以2008年的成都楼市大有看头,还在于黑马军团的频频杀入。恒大、华侨城、保利,港资的新鸿基、新世界、九龙仓……每一个都虎视眈眈地窥探着成都楼市。他们虽然不像蓝光、华润、中海、万科、龙湖战线全面,但其举动也为成都楼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成都楼市有着“疯狂”称号的恒大,进入成都短短一年时间就以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和惊人的价格战略搅动了市场,连竞争对手都大呼行事疯狂;在传统的淡季以及楼市低迷氛围双重压力的市场谷底中,华侨城以自己的开盘走出了一轮绝地反弹的行情,令不少开发商信心大振;保利以“文化复兴城市”的口号在城北的“生地”上开辟了一线生机,不但一批次300多套房源销售告罄,而且各种国宝、珍品展将城北乃至整个成都带入了一个文化复兴的时代;而港资的新鸿基、新世界、九龙仓虽然有的产品还没有亮相,有的产品处于封闭状态,但他们在面对楼市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沉着和冷静也给成都市场上了很好的一课;本土的置信、炎华置信等老牌企业也以稳健的风格展示了本土品牌的风采。所以在为期近2个月的评选中,还有无数的可能,还是很多的遐想,地产江湖的演绎尽在龙争虎斗的TOP50强中。

  记者张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