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灵 在这个房产的冬天,品牌公司的价值坚守是否可能?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给出答案的问题。 事实上,在2008年的楼市最热的词语是“降价”,这几乎是全社会的一致呼声。而在市场和资金的双重压迫下,降价似乎成为开发商应付寒冬的唯一武器。今年,是近十年来地产公司最难过的一年,品牌的、非品牌的、大楼盘、小楼盘、城内的、郊县的、高价的、低价的,不约而同的降价不仅打破了利益价值链条,而且颠覆了固有的地产秩序。“明年地产形势还将更严峻”的种种传言,让开发商竞相演绎出一场“降价大逃亡”,这个时刻,营销法则被奉为圭臬,而产品品质则被人较少提及。伴随着市场大面积降价,降低建筑材料的使用等级,减少楼盘的配套,拖欠建筑工程款等行为,我们时有耳闻,有人甚至说明年是交房官司年,因为质量问题惹出的交房官司将让一些开发商深陷泥潭。 越是这样的时刻,企业对品牌价值的坚守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最近,一组来自市场的数据很耐人寻味,9月的成都秋季房交会上,200多家房地产企业有超过10%企业颗粒无收,而中海、蓝光、华润、万科、龙湖几家大公司竟占整个房交会成交额的1/2。近几个月,在许许多多楼盘每天能卖出一套房就暗自窃喜的同时,华侨城开盘当天销售364套,保利198项目开盘当天销售520套左右。楼市成交虽然低迷,但大品牌公司受到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普通公司,这似乎反证了购房者的担心,便宜未必可靠。而品牌代表着安全。 在这里我们须再次探讨品牌的定义。对顾客来说,品牌是一个标签,它代表着可靠的品质、形象与承诺。正如,万科意味着舒适的生活,中海意味着质量可靠,蓝光意味着高性价比房屋。而对企业来说,品牌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战略,更是一种共识,是企业内部的每一个成员对共同的价值观的认同,一种持久的自身的内在信仰。 世界500强企业强生公司的CEO拉尔夫·拉森曾这样说到,“我们坚守这样的价值观,是因为它们明确了我们代表什么,即使在某种情况下,这样的价值观将使我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们仍然要坚守它们。”2008年华西TOP50强评选开始了,今年我们的主题是“品牌与责任”,我们将以权威公正的评选方式遴选并嘉奖2008年表现卓越的企业与楼盘,这是我们对在这个房产冬天仍坚守品牌价值的企业的最大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