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12日 ] -- 健康 -- 版次:[ 035 ]
健康热点
冬季进补 进入个性化时代
2008-11-12

请本版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上周立冬,早晚寒透肌肤,民谚曰“冬令进补,春天打虎”,不少市民心头琢磨着:“哎,该整点啥子来补一补了。”传统进补多以人参、虫草、黄芪、桂圆等中药材,配合牛肉、羊肉和狗肉炖吃。这些食物的共同特点是高蛋白、高热量,适合身体瘦弱的人食用。现在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肉蛋奶摄入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按老观念进补,不但于身体无补,还会越补越虚越糟糕。专家指出,如今冬季进补已经进入个性化年代,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应根据各自的身体情况“量身定做”选择补品,才有益于身体健康。

  女性:忌冬天进补,春天减肥

  潘大姐听人说女人多吃阿胶好,就去买了一些阿胶来补;张女士则说药膳火锅营养丰富,冬天要多吃些;王老师从上周起就在家里买土鸡炖香菇,吃肉喝汤;钱小姐认定人参才是大补……职场中的女性,整天忙于家庭事业,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确实应该补一补。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像这样大鱼大肉乱补一通,一到春天还不又得忙减肥?专家指出,女性进补应有针对性。

  缺铁女性:中国公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中青年女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比较高,约占20.6%,这些女性经常感觉手脚冰凉,身体发冷,对她们来说冬季补铁是最重要的,应多吃一些动物肝脏、瘦肉、大枣、枸杞、蜂王浆等含铁丰富的食物,以及木耳、海带、核桃仁等含蛋白质和铁等造血原料丰富的食物,有条件的可以多吃一些海参、鲍鱼等。

  缺钙女性:女性在30岁左右骨密度最高,35岁骨密度开始下降,到了40岁以后,每年丧失骨质约1%,更年期后骨质丧失进一步加重,导致骨质疏松。目前我国女性平均每日钙摄入量仅为国家推荐的一半,很多人基本上不食用牛奶等补钙的食品,从而使缺钙的现象更加严重。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女性喜欢喝咖啡,咖啡会刺激肾,使尿量增加,并且咖啡中的腺苷还可加速钙从尿中排泄。对于缺钙的女性来说,一定要多吃乳制品,另外虾皮、豆制品、酥鱼、海带以及小鱼小虾等可以连骨头一起吃的食品含钙都比较高。在饮食补钙的基础上,适当运动、晒晒太阳,也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形体过于瘦长的女性每天必须吃足量的食物,多吃一些主食。眼睛易疲劳的女性应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尤其是对眼睛比较好的羊肝。由于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一周可以吃两到三次胡萝卜、菠菜等蔬菜,还可以适当喝点枸杞茶。

  专家提醒没有出现气血两虚的女性不宜用人参补,否则容易上火,流鼻血。

  男性:补肾、补脾、补肝脏

  冬令进补对于整日在职场打拼的男性来说也很有益,应该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与工作规律,施行不同的进补方案。

  肾虚男士: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女性滋补主要在于滋阴补血,男性滋补则以补肾为主。肾虚的男性有腰酸、肢冷、腿软、性功能减退、耳鸣等症状,冬季进补应多吃鱼、虾、牡蛎和韭菜等食品,这类食品富含牛磺酸、精氨酸和锌,能对男性的肾功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另外,鳝类、各种动物的鞭和甲鱼也是补肾的上佳选择。

  脾虚男士:男性脾虚者消化功能差,脘腹痞闷、倦怠乏力、身体羸弱,冬季进补应多吃山药、大枣等富含淀粉、容易吸收的食品,在摄取肉类时,应选择细纤维的鱼肉为主。这类男士不要人云亦云地跟着别人吃牛羊肉,往往吃了也不易消化吸收。在保证每日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应多喝山药粥、大枣粥和鲫鱼汤、鲤鱼汤。也可加入红枣、枸杞等滋补类食物,效果更佳。

  肝虚男士:肝功能不好的男性容易出现疲劳、恶心、呕吐等症状,冬季进补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可多食用鱼虾、鸡肉、牛肉等食物,它们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红小豆、大枣等有利尿的作用,也适合这类男性食用。

  虚胖男士:千万不能再跟别人一起去整大鱼大肉了,否则就会肥上添膘,胖得走不动。这类男士冬补应该注意少吃盐,以利体内多余水分排出。可多吃人参、海参、鲍鱼、虾、动物内脏等营养丰富,但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做菜多采用清蒸、清炖。在用鱼、虾和参类进补时配上红小豆汤、冬瓜汤等清淡利尿的食物,进补效果更佳。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男士:应选择清淡类的饮食,多吃木耳、蘑菇、黑豆和黄豆等清补食物;芹菜的降压效果非常好,另外还有降糖、降血脂的功效,很适合这类男性食用;海参属于滋阴类补品,既能增强体力,又不会引起高血压,也是这类男士的上佳滋补品。而人参有升压作用,不宜多吃。

  老幼:老人温补儿童不宜补

  老人冬季进补以滋补为主,应多吃温性、热性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儿童如果是先天不足、身体发育缓慢;平时体弱多病,容易感冒、咳嗽;消化功能差、食欲不振、容易腹泻等,这三类孩子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食疗进补,其他孩子不宜进补。

  记者虹军 请本版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