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11日 ] -- 财经 -- 版次:[ 017 ]
反响
4万亿“促增长”信号利好房市车市股市
2008-11-11

楼市将出现新气象新华社发

昨日沪深股市强势反弹本报记者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专家认为,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及时出台这一系列政策,释放出“促增长”的强烈信号。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进而恢复市场信心、刺激消费,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房市

  中央鼓励居住消费的态度明确,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或将进一步放松

  保安居、松信贷稳定房地产市场

  令人关注的是,这十项措施的第一条,就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表示,这不仅有助于尽快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也有利于刺激相关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拯救中国经济如同救火,越早采取措施损失越小。拉动投资和消费,房地产行业的引擎作用毋庸回避。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出口下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从1998年开始,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和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取消福利分房、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等。这一系列举措及时果断,保证了我国经济平稳增长,成功实现了“软着陆”。而房地产特别是住宅产业,是这一轮“内需驱动”的重要发动机。

  据测算,房地产业每增加100万平方米建筑量,就能吸纳30万人的就业,增加钢材需求2万吨、门窗8万套以及2万套左右的卫生洁具。那么,仅以今年北京800万平方米保障房和“两限房”的开工计划,就能解决240万人就业,并带动钢材、水泥等市场需求。而全国各大城市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游牧民安居工程,不仅是关注民生的应有之义,也是保增长、保经济的必然要求。

  优质地产项目信贷有望放松

  在业内人士看来,“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则是对楼市的实质性利好。杨红旭说:“这项措施表明,中央鼓励居住消费的态度明确,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或将进一步放松。”

  建发房地产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曙光看来,这虽然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但由于信贷总量闸门紧闭,房地产行业资金链紧张的局面仍无改善。而此次取消信贷规模限制,一些品牌资质较好的开发商和盈利前景较好的地产项目,有望得到银行信贷支持。

  促进市场底部的提前到来

  杨红旭认为,从最近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来看,尽管短期内这些政策仍然无法逆转楼市下行的惯性,但对于促进市场底部的提前到来大有裨益。在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楼市“救市”举措之后,财政部、国税总局和央行也联手出台“组合拳”。

  数据表明,一系列楼市新政策对消费者特别是首次购房人群确实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在率先明确普通住房新标准的城市,一些原先积压等待享受优惠的交易迅速启动,带动成交量提升。

  杨红旭表示,市场运行有其惯性,楼市在短期内尚不会立刻复苏。但此次国务院部署的是今后2-3年内宏大的“保内需促增长”的策略,接下来可能还会有相关具体政策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扭转市场预期、树立市场信心,从而稳定房地产市场。 据新华社

  股市

  财政货币政策“双转向”投资A股机会来了

  增加财政支出对于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非常明显,将对A股上市公司产生利好,市场近期走势仍将以反弹为主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双转向”,十大措施4万亿元扩内需促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为处于持续调整的A股注入了“兴奋剂”。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强势反弹。但比起股指的涨跌,转忧为喜的投资者们显然更关注另一个话题:A股将迎来哪些值得把握的投资机遇。

  4万亿元撬动内需A股率先积极响应

  对4万亿元资金力撬国内需求,敏感的A股市场率先作出积极响应。10日,沪深股市双双高开,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轻松收复1800点和6000点,分别出现超过7%和6%的巨大涨幅。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李慧勇说,国务院十项措施中九条与扩大投资相关,这表明扩大投资已经成为保增长的主要手段。而增支、减税、扩张信贷“三管齐下”,显示了政府对投资的支持力度。

  “尽管政府支出不能代替市场需求,但可以缓解产能过剩、稳定经济增长。”李慧勇说,从1998年的经验来看,增加财政支出对于刺激投资和刺激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非常明显,但将对A股许多上市公司产生利好。

  上市公司频频“破净”绝对投资价值显现

  来自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6日收盘,2007年以来首发上市的260家上市公司中,162家最新收盘价(上一交易日复权后收盘价)低于首发价格,“破发”比例超过六成。而236家增发公司中,最新收盘价低于增发价格的公司有217家,“破增发”比例高达九成以上。

  同期,沪深两市共有214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市净率水平最低的仅为0.47倍。证券市场分析专家应健中表示,股价跌破净资产,意味着股票的绝对投资价值开始显现。而当股票价格跌到其收益率远大于存银行的绝对投资价值之时,市场的机会就降临了。

  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两市市盈率分别为14.22倍和13.84倍。“成熟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而A股作为新兴市场,还应具有一定的溢价水平。”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A股已具有显著的投资价值。

  投资品行业直接受益近期走势反弹为主

  在带动沪深市场个股普涨的背景下,扩大内需的十项举措对于不同的行业显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后市A股将出现基于行业板块的走势分化。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李慧勇认为,受益于政策的扶持,投资品行业基本面将有所改善。在他看来,受益最大的行业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钢铁、水泥、工程机械、建筑开发等建筑建材行业;铁路设备、电网设备等基础设施配套行业;装备设备等“增值税转型受益”行业。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也表示,扩大内需的十项举措重点集中在两个领域,即农业和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如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土地流转、家电下乡、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直接受益的A股行业包括农牧、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国内建筑工程承包、水泥和钢铁等。

  实际上,10日沪深市场的走势已经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市场人士的判断。当日,建筑业、有色金属和钢铁三大板块涨幅居前,个股均出现大面积涨停。非金属、专用设备、普通机械等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板块也都出现在涨幅榜前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近期走势仍将以反弹为主,真正的反转将出现在供求和盈利预期两大关键因素解决之后。”程文卫说。           据新华社

  车市

  4万亿元投资中将有部分转为消费资金,利于乘用车市场发展

  鼓舞消费信心低迷车市迎来重大利好

  国务院出台十大措施,未来两年将投资4万亿元,大规模扩大内需。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协会和汽车生产厂家,1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措施有助于鼓舞老百姓的汽车消费信心、扩大汽车需求,对目前陷入低迷、准备过冬的中国汽车市场无疑是重大利好。

  汽车产销增长创七年最低

  自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汽车产销持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量从2001年的两百多万辆增加到2007年的八百多万辆,目前,中国汽车成为真正的汽车大国。

  今年年初,有关部门根据前两年的发展趋势,预计2008年中国汽车产销可以突破一千万辆。受经济大环境的拖累,这一目标可能实现不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今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801.81万辆和794.48万辆,预计全年达到950万辆左右,比上年增长8%左右。这一增长速度将是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七年来,增速最低的一年。最近,80%的国内汽车厂家根据市场形势,调低了全年的销售目标。

  汽车需求存在关键在于信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协调司负责人指出,汽车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对经济发展和内需的拉动作用很大,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国家出台扩大内需举措,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对用于生产资料的商用车,增加了需求。4万亿元投资中将有一部分转为消费资金,也有利于乘用车市场的发展。

  这位负责人指出,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还很低,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关键是消费信心。而汽车消费信心和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密不可分。加大投资力度,大规模扩大内需,可以弥补出口下降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稳定消费者心理预期,鼓励汽车消费,都会带来正面影响。          据新华社

  反响

  中国4万亿刺激经济国际原油应声涨

  本报讯(记者林兰)最近,中国出台刺激经济增长方案,将在2010年之前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持续投资,涉及金额达4万亿人民币。受此特大利好消息影响,国际原油市场成功反弹,上海燃油期货更是高开高走。上周,国际原油跌势加速,盘中一度跌破60美元/桶,创下22个月以来的新低。前日,中国宣布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将在2010年对房产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持续投资,有力支持了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的持续需求。国际原油市场欢欣鼓舞,跳高到61.96美元开盘,并一路走高,截至北京时间17点13分,最新价为63.48美元,上涨幅度为4%。因国际原油上涨,刺激了上海燃料油期货高开,全天震荡上行。FU902合约开盘2550元,收盘2598元,较上周五结算价上涨123元,涨幅达到4.97%,在涨停板收盘。从沪油的持仓量和成交量的变化来看,昨日油价大幅上涨,主力成交量和持仓量纷纷减少,量价配合不够。市场人士表示,国内经济疲软需求减弱,燃料油将继续维持震荡偏弱的走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