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昨天先后采访了常昊夫人张璇八段、围棋记者曲江以及常昊聘请的一位吴姓律师,就这场纠纷中的几大焦点问题,各方均有陈述,是非曲直,目前来看其实还很微妙…… 买卖还是出租? 曲江:肯定是买卖,当初说好的是45万,我在3到5年内付清。现在回头想,没有签文字协议是个错误,当时也有人提醒过我,我回答:“嗨,是常昊啊,哪用得着签这些。”其实,中国棋院很多人都知道这事。 张璇:他第一次付了15万……但后来我了解到,为了避免买卖房屋的税费双方把成交价虚报,然后少交税,国家这方面有个最低价的政策,你想想,我们当初买那套房的时候,82平米左右,花了六十来万,每平米价格大约是6700多,按他的说法45万成交的话,每平米才5500多,低于限定的最低价格。所以说,这是他单方面认为当初的协议是买房。 钱与情感 张璇:其实大家都是圈内人,都很熟,以前关系很不错。所以现在这事我们感到很棘手,已经委托律师去办了,我说得太多也不好,要不你问问我们的律师。 曲江:我是一个有10年工龄的围棋记者,也是一个有20年棋龄的棋迷。常昊1998年刚出道至今,我是这些辉煌的记录者之一。应该说,对常昊的棋和人品,我一直非常钦佩。这次出现这件事,我只能说非常非常遗憾。 关于证据 张璇:我早说过,买卖的口头协议,只是他单方面的认为。 曲江:我分期交款的收据那是肯定有的。 关于“影响” 张璇:这件事是我一手操办的,跟常昊没有任何关系,我不希望他受到这些棋盘之外的影响。 曲江:我是被逼的,我没有办法,我是围棋记者,我当然不希望这个纠纷影响到常昊。如果能庭下解决就好了,但现在看起来,好像不太现实。我觉得这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诚信问题,你现在说退我35万,再加20%的利息好像仁至义尽了,但,我觉得不行。 关于审理 曲江:等着呗,我现在暂时还没收到法院传票。今天我上网看了看,跟帖基本上都是骂我的,当然生气,我想问一问那些发言的棋迷,你们都惦记着常昊的声誉,那么我的声誉和权益呢? 吴律师:作为常昊方的律师,现在我只能告诉你,曲江那一方的陈述是不是事实,还得法庭来判定。作为棋迷,真的希望常昊不会受这件事的影响。 记者贾知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