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5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5日 ] -- 要闻 -- 版次:[ 005 ]
奥巴马与“美国梦”
2008-11-05

  “没有所谓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美国——只有美利坚合众国,没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裔和亚洲裔的美国——只有美利坚合众国。”

  奥巴马在平民单亲家庭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涉足全国政坛不足4年即成为美国主要党派首位非洲裔总统候选人,在与对手共和党老将约翰·麦凯恩的角逐中多数时候占据优势,白宫似近在咫尺。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诠释了何谓“美国梦”。

  非主流身世

  即使在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奥巴马的身世也不多见,在白人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政坛算得上绝对非主流。

  奥巴马的母亲是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白人女性,18岁时嫁给奥巴马的父亲、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老贝拉克·奥巴马。小奥巴马两岁时,父亲离家而去,父子二人8年后见过一次,以后再无往来。

  奥巴马由母亲和外祖父母抚养长大,在远离美国本土大陆的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亚度过少年时光。母亲在奥巴马10岁时把他送回美国夏威夷,入读当地精英预备学校。直到高中毕业后,奥巴马才回到美国本土大陆生活。

  2004年,在上一届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初出茅庐的奥巴马自我介绍时自嘲说,他不过是一个有着奇怪名字和离奇身世的“瘦子”。当时的奥巴马在美国政坛几乎无人知晓,但他的演讲却充满信心和希望,赢得在场民主党元老们起立鼓掌,为日后成功奠定基础。

  零距离现实

  如果说选民对现实的不满偶然促成了奥巴马的得势,那么,长期务实和勤奋努力则是他实现梦想的必然因素。

  芝加哥是奥巴马事业起飞的地方,组织社区工作是他在那里的第一份职业。那时候,奥巴马每天拿着地图,开着一辆破旧“本田”车穿行在芝加哥的贫困社区内。他与当地黑人牧师一起,动员中低收入黑人参与改变生活处境的项目。

  工作中的奥巴马“公事公办,尊重人,与人打交道能力非凡”。

  结束社区工作之后,奥巴马考取哈佛法学院。在学校,他成为知名专业学术月刊《哈佛法学评论》的首位黑人主席。毕业后奥巴马回到芝加哥,有计划地开始政治生涯。他就职的律师事务所规模不大,但与政界联系密切。

  直到2004年当选联邦参议员,奥巴马才正式踏上全国政坛。奥巴马当时名不见经传,但学识和口才深得当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赏识,得以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没有所谓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美国——只有美利坚合众国,没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裔和亚洲裔的美国——只有美利坚合众国。”4年前,奥巴马在党代会上如此描述他梦想中的美国,从此成为美国政坛新星。

  4年后,奥巴马试图向选民描述自己的“美国梦”,希望获得入主白宫的机会,弥合美国的政治、种族和经济分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