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版:巴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华西简介 |     PDF版 | 主编信箱 | 广告价格   
首       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版面概览   
2008年11月5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期:[ 2008年11月5日 ] -- 巴蜀 -- 版次:[ 015 ]
□“学生停课两天就为校园保洁?”后续
教育专家:提倡劳动课但要科学安排
2008-11-05

  本报讯(记者余勇)广安市岳池中学专门停课两天,让学生参加保洁劳动实践引发质疑和争议(本报10月30日报道),最近不断有读者纷纷致电本报,对学校是否该开设劳动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成都读者陈先生对岳池中学开设劳动课大加赞赏。他说,“小时候每到农忙时节,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农村拾麦穗,一天下来,我要拾10多斤。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有成就感。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广安读者蒋女士读中学时,“每学期我们都要上劳动课,有时是集体到农村去种药材,有时是帮助家里干农活。”在读书期间,她不仅学会了煮饭,还学会了洗衣服、织毛衣。她觉得“现在的孩子就应该多劳动,起码要学会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武林表示,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基础教育阶段每学期应安排20个课时的劳动实践课。但很多学校并没有执行,因此目前全国的中小学都很少上教育实践课,“针对岳池中学以在校园保洁的形式推行劳动实践课,我个人是支持的。”陈武林称,劳动实践课让学生既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又能保持校园干净整洁,但关键的是,连续两天这样做,家长有不满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长邱秋也认为,从总的来说,岳池中学是在教育部的规定时间内开展劳动实践课,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是完全正当的,应值得肯定。学校并未加强学生的劳动负担,至于把时间集中到一起,是否合理科学还值得商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