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情况和世界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不要简单地类比世界央行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来要求中国政府也出同样的措施才能提升信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就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发表了与舆论截然不同的观点。 短期内货币政策不宜“放水”太多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指出,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全球化进程,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这次金融危机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要采取正确的对策。 中国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吴敬琏表示,就短期对策来看,应通过较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并与各国通力合作,稳定国际金融体系。但他强调,短期内货币政策不宜“放水”太多,因为过去曾经的大量“放水”是造成今天困境的原因之一,要考虑未来长期的影响。在货币政策之外,采取扶持中小企业等多种措施,也可起到积极作用。 吴敬琏强调,长期对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与各国合作构建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他认为,中国要转变资源投入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直以来存在体制障碍,要消除障碍只有推进改革。 据《上海证券报》 政策宜静不宜动 吴晓灵认为,在中国的经济既有通胀压力又有通缩压力、前景不太明朗的情况下,宜静不宜动,货币政策还是以稳定为好。解决经济问题不要过多地依赖货币政策。 在她看来,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即使没有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也会有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问题,只不过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快了这种速度和紧迫性,但不要过分悲观,应该冷静地对待国际金融危机和各国拯救金融信心的举措。 信号宜精不宜多 吴晓灵不主张过多运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措施。“存款准备金率是一剂猛药,因而大家都认为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松紧的一个重要信号,我觉得现在还是信号少用为好。” 她指出,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平稳的,不需要迫切地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央行动作越多,给市场容易产生一种恐慌。因此,吴晓灵主张,货币政策应该以稳定为宜,也不要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发出放松的信号。 利率宜正不宜负 在利率工具的适用方面,吴晓灵与市场观点不同,她认为,中国目前尚无不顾存款利率是负利率的现实而降息的紧迫性。美联储采取了一个在通货膨胀压力下被迫调低利率的一个违背常规的做法。但中国在这两方面都没有问题。“我觉得负利率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平稳发展,都是不利的。” 股市宜疏不宜堵 对于股市的现状和政策倾向,吴晓灵的观点也与市场相反。她并不赞成国家出台严禁大小非与暂停审批新股的措施,“再不让它们流通,股权分置改革就白搞了。现在应该用市场的方法来决定价值。” 据《国际金融报》 吴敬琏 吴晓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