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了2000年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结果,认为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据测算,2007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为72.9,比2000年提高了13.6点,平均每年增加1.93点。 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发展到2007年4140.4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长到13785.8元,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成倍增长,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主体。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由1985年18.0%上升到2007年38.6%,货币收入率从1980年52.3%提高到2007年85.6%。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大幅增长,占比有所下降。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成倍增长,成为收入增长新动力。经营净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从1990年的1.5%扩大到2007年的6.3%,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由1.0%提高到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