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a20版:宽窄巷 上一版  
日期:[2014年03月01日] -- 宽窄巷 -- 版次:[a20]
70年前 张大千负债临摹敦煌壁画
2014年03月01日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局部。


张大千一幅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局部。


四川省博物院,蜡像再现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场景。


  四川省博物院副院长,资深研究员魏学峰讲述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保护现状。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学峰揭秘当年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往事
@华西都市报:日前,全球顶尖的在线艺术品交易和研究平台Artnet根据年度作品成交额评出2013年度“十大艺术家”排行榜: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以4.271亿美元高居榜首,张大千、齐白石和赵无极三位中国艺术大师榜上有名。其中张大千以3.206亿美元高居第3位。
  张大千的画作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是商界巨贾、古玩大家追逐收藏的目标,大千先生去世后,他的作品更是每年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市场上所见的大千真迹几乎都为他的纸本水墨,放眼全球,各大拍卖行几乎看不到一件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这是为何?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四川博物院探访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保存状况时,副院长魏学峰向记者一语道破天机:“大千先生生前可以卖他的所有画,但唯有他临摹的敦煌壁画,一幅都不卖!”魏副院长还向记者揭秘了60多年前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鲜为人知的尘封历史。
散尽家财赴敦煌
  张大千(1899—1983),初名权,后改爰,因一度出家,遂以法号“大千”名世。
  敦煌莫高窟艺术宝库,由英国人斯坦因探险而享誉世界。20世纪初的国内学界则多着眼于古迹手卷,至于画家更是甚少熟悉敦煌壁画者。1941年,张大千率队赴敦煌,开始历时两年七个月的临摹壁画之旅。这期间,他共临摹壁画276幅,并为莫高窟重新编号。三年面壁,他匍匐于昏暗的洞窟角落,神往于斑斓的佛教圣境,倾倒于瑰丽的艺术画卷,如痴如醉。
  当年,张大千已是誉满全国的大画家,张大千为什么要用这么长的时间去一个边远之地临摹壁画,而且几乎花光所有积蓄?魏学峰说:“张大千第一次听说敦煌是他从日本归国,他的老师跟他提起过敦煌的壁画。”
  当年他20多岁,那时是上世纪30年代,友人向他建议:你主要画人物,人物画发展到现在,已走到末路了。你要振兴中国的人物画,你必须寻找更高古的东西。”张大千把这个建议听进去了,加上他已经看了一些关于敦煌壁画的图片,心生向往,毅然去了。
  刚去时,所有人都骂他,说作为一个文人画家,怎么可以去画那些俗不可耐的民间绘画。他回应说,我在寻找绘画的原点。“当时,清代传统绘画衰落的时候,张大千就想要追溯到中国艺术真正的源头,他必须要追到唐,因为宋画他很了解了。”
  张大千去敦煌时,准备了80辆马车拉各种画具和给养,他当时还带了自己的两个夫人同去,其中一个夫人后来实在吃不了苦就跑了。魏学峰称,最后张大千从敦煌回来的时候,发现这一行花了5000两黄金。“全部都是借债,他家里的宋元古画抵到银行贷款,最后回到成都已是债台高筑,于是就卖他的古画。”魏学峰说。
创新临摹技术
  “张大千最开始不知道敦煌壁画数量有那么多,当时他以为是以雕塑为主,少有壁画,所以把徐悲鸿的学生带着一起去。可一到敦煌,张大千发现有整整4万平方米的壁画,他一下傻眼了,决定在敦煌留下来潜心临摹。”魏学峰介绍。
  为了尽可能地复原前人的技术,张大千在塔尔寺喇嘛画师的协助下,以布本为主要画材,布匹由喇嘛缝制,继以石膏打底并渗以羊毛熬制的胶,并用鹅卵石磨平表面及背面。张大千即在此种布面上以各种矿物颜料临摹壁画。
  两年零七个月,张大千共临摹莫高窟壁画276件、榆林窟壁画60件。魏学峰强调,在布本上使用重彩绘画,对张大千来说也是全新的尝试。当时,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的时候,因为基本上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状态,他还自给自足养猪、养鸭子,同时也要捕猎威胁临摹团队的野狼。
  魏学峰说:“他每天早上秉烛进入洞窟临摹,晚上回来就蓬头垢面。他还搭起梯子对敦煌进行编号,现在国际敦煌研究者用英文Z字作为所有的敦煌洞窟编号的开头,就是为了纪念张大千。”
三教九流皆为友
  三四十年代,中国西北土匪横行,张大千在敦煌临摹随时有被打劫的危险,因此西北军阀马步芳还派兵保护他,怕他遭抢。聊到这里,魏学峰笑着说,张大千之所以和军阀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是因为他的经历和性格。“张大千一生都很江湖,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不少和他都是好友。他早年当过一百天的土匪,身上有匪气,他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和尚,他身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
  关于张大千善于交友,魏学峰举了一个例子,这其实也是中西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上世纪张大千在法国想去见毕加索,他当时动用了所有关系,包括巴黎市长、法国文化部长,对方都回复不行。
  后来张大千索性就带了个法语翻译“单刀赴会”,直接坐火车到毕加索住的小镇,大大咧咧直接登门拜访,居然两位大艺术家一见如故。
破坏壁画是误传
  很多人说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也对文物造成了破坏。魏学峰澄清道:“当年在敦煌根本没人管,不像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有很多少数民族在洞窟里拜佛,拜完就睡里面,而且还烧马粪取暖,这种烟熏火燎,当然会损坏壁画。此外,那时洞窟没有防沙的设施,风沙一大壁画也会受损,张大千刚去的时候,就发现一些破损的壁画下面蕴含几层。
  后来,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去敦煌参观,旁边有随员用手碰了一下,壁画就垮了。当时,还有些人想要张大千的画,要不到,正好就抓住机会污蔑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甚至还告到当时的南京高等法院,政府也专门组织人调查,调查结果是张大千没有破坏壁画。为了挽回他的名誉,国民政府还特聘他为敦煌研究员。”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帆杨强
  摄影陈羽啸同步报道
最好库房保存原作
  四川博物院共收藏有183件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200余张粉本白描稿、70余张水墨画、100余枚大千印章,是国内保存张大千作品最多的机构。目前,博物院二楼的张大千书画馆陈列了54件大千文物,临摹敦煌壁画有30件。据了解,除了这30件,有60多件敦煌临摹壁画正在浙江、深圳等地进行特展,剩下的都保存在四川博物院的文物库房内。
  由于进入川博文物库房必须持有省文物局批文,华西都市报记者当天并未进入存放张大千画作的文物库房。但通过川博提供的照片,记者看到了保存张大千画作的地方。其中,大部分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被布套包裹,存放在密集柜中,而大尺幅的敦煌壁画则被存放在长木箱内。川博副院长、文物保护专家韦荃说:“保存大千画作的地方恒温,是川博最好的文物库房。”
  魏学峰介绍说:“大千先生在敦煌时间有限,绝大部分是未完稿,观众在展厅里看到的很多临摹壁画上的人物脸部都是空白。”
  张大千的敦煌壁画是怎样被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据介绍,当年张大千将临摹的画作带回四川后,先后折叠装箱辗转存放于昭觉寺、沙河村等地,保管条件有限;1950年,大千先生夫人曾正蓉女士将183件临摹壁画暂存于四川省博物馆(今四川博物院),由川博代管,1963年,该批文物正式捐赠四川博物院收藏至今。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帆杨强
《莫高窟记》自序
□张大千
  民国八年,白俄八百人自新疆流窜至此,居窟中者又九阅月,涂抹毁坏,尤不可胜言。十三年,美国人华尔纳,来用树胶粘去壁画二十余处,及已胶而末粘去者又数十处,又运去佛像多尊,今窟壁间残迹随处可见,皆华尔纳所为。
  窟内壁画及塑像,自北魏、隋、唐、吐蕃,下迄五季、回鹘、宋、西夏、元,代有继作,丹青争采,宝相分华,诚神秀之幽岩,灵奇之净域也。期间历代人氏与夫仕宦于此者,每营公德窟,辄就壁间列图其家人供养像,其题名等,尤足以补史乘之缺遗,千百年来,简籍不载,遁光不耀。清光绪二十五年,石室藏经出,始稍稍微于世。石室藏经事,已于一百五十一窟详记之。其中经卷书籍画绣等,实为千百年来中原文物之精英,然不旋踵间,以道士之愚劣,外人之觊觎,斯坦因、伯希和辈窃取巧夺,囊括席卷,千年宝藏,一旦垂尽,攘臂不作,咄嗟莫闻,坐令其流于国外,董授经、罗叔言辈,曰奔走于伯希和之门,求见其窃攘之物,罗叔言《石室秘录记》云:“耿耿此心,与伯君征帆俱西驰矣,哀鸣沉婉,宁有过此?”而伯希和辈以其所得,遂大噪于人间,因以为名家。今欲研治敦煌之学者,转必求迄于国外,信乎其窃矣!
  予以三十一年夏来游敦煌,始为窟列号,其冬还兰州,明年夏,复携门人肖建初、刘力上、六侄心德、十男心智及番僧五人居此,又十阅月。摹写壁画若干幅,其制色及图描花边之事,悉番僧为之,摹写之余,复为《莫高窟记》,既毕,因为弁一言,文物神皋,绘事奥区,今将图南,临路依然!三十二年二月,于莫高窟。